第11部分 (第2/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震開始全球就進入了地震活躍期,此論斷見諸於他2005年發表的《印尼級地震對我國大陸地震趨勢的影響》一文中。同時,他還提出了有關地震成因的新觀點,即在於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因為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質量不同的塊體組成。地球自轉速率變化時,就會造成這些塊體運動的差異性。這種差異運動可能使塊體之間發生“追尾”、“分離”、“摩擦”三種情況,從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來自於塊體間撞擊或摩擦時損失的動能。而由於自轉的速度每天都不一樣,就需要找出其中的規律,國際上有一個專業機構IERS記錄了1962年以來每天的地球自轉速度,發現地球自轉有時加速,有時減速,並且有相對的規律性。長期的自轉速度變化存在一個10年左右的週期。1993年…2003年地球自轉處於加速狀態,2003以來處於減速狀態;在一年時間裡,1…3月和8…10月處於地球減速期,4…7月和11…12月處於地球加速期。他發現,每年的3、4 月和8、9月發生的地震發生比例明顯大於自然機率。一年裡處於加速與減速交換期最容易發生強震。
同一時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抗震專家周福霖也用統計資料表明了“全球地震進入活躍期”, 他表示,2009年以來,全球7級以上的地震平均每月有次,相比來說,上世紀平均每月只有次。而級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兩次,最近9個月內(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全球則發生了6次。全球地震進入了高活躍期。他表示,就我國看來,我國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處於地震活躍期,發生了邢臺地震、海城地震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轉入平靜期,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又再次活躍起來。一般來說,地震的一次活躍期會持續十幾年到幾十年。因此,此次活躍截止何時,尚不得知。
與認為“全球地震進入活躍期”意見相左的專家之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少泉在玉樹地震當天表示,全球地震頻發只能說明目前地震活動較強,但是否進入地震頻發期,業界並無統一標準。他認為,這些地震活動總有一個時期強,一個時期弱,因為地震活動是地球本身的固有屬性,地震是地球在釋放能力,是地球充滿活力的象徵。地球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還有外環境,行星對它的撞擊,各種影響下,它釋放能量很正常。並且他強調因為是“現代地震災害”,即由於城市、經濟發展,城市人口密度高,一旦發生大地震,造成的影響相應比較大。
在本章中,我們竭力表現基於“全球變暖”下地球正在發生並有可能發生的變化與由此帶來的災害,以及如果地球確實進入地震活躍期、危險之所在。然而,我們也未迴避“全球變冷”者的聲音與“全球地震屬正常地球釋放”者的聲音,只是,在兩種可能下,我們更關注全球變暖與全球進入強震期議題。
因為我們目睹了地球悄無聲息地發動著一個又一個災難,人類措手不及地遭遇一個又一個的死亡,在這一切下,爭論變得蒼白。就像一位叫羅斐的作者所說的“人類是被地球寵壞的小孩,他非常偶然地獲得了地球的恩寵,在地球的孩子中表現突出。然後,這個狂妄的小孩就認為自己最聰明、最有能力,他剛剛學會了一些技能,驕傲地稱之為‘科學’,以為科學無所不能。然後就失去了敬畏之心,覺得自己可以站在地球的頂端,為所欲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地球劫難(25)
面對這種終極問題,我們人類是依舊堅持著所謂的現代文明一路高歌猛進?或是為所謂的利益而產生紛爭?
我想表示人類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方式是將人類的發言上升到國際間對話的方式,因為,這不是一個人所造成的,也不是一國可以獨自解決的,既然孤獨的人類對於地球毫無力量可言,那麼,面對這一星球級的議題,有責任感的國家須以平等的態度通力以對。
地震火山等突發災害發生也許難以改變,但對於人類活動自身造成的氣候惡果,人類是可以面對而且必須面對的。2012年,用以管制人類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將到期,科學家警告說,處在氣候變化關鍵的轉折點,人類正在喪失拯救自己的最好機會。
2009年末就是這樣一次機會。超過85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出席了丹麥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遺憾的是,會議很長時間內都充斥了爭吵和分歧,終究也未達成全球一致意見……
哥本哈根不是辯論賽,勝負沒有意義。清醒者說,爭吵者請別忘記這個前提:人類只有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