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吳三桂所派,他……他也脫不了干係。”
康熙問索額圖:“你也查過了?”
索額圖道:“叛賊的兵器、內衣,奴才都查核過了,多總管所錄的叛賊口供,確是如此招認。”
康熙道:“那些兵器、內衣,拿來給我瞧瞧。”
多隆應道:“是。”
他知道皇帝年紀雖小,卻十分精明,這件事又幹系重大,早就將諸種證物包妥命手下親信侍衛捧著在上書房外等候,當下出去拿了進來,解開包袱,放在案上,立即退了幾步。清朝以百戰而得天下,開國諸帝均通武功,原是不避兵刃,但在書房之中,臣子在皇帝面前露出兵刃,畢竟是頗為忌諱之事。多隆小心謹慎,先行退開。
康熙走過去拿起刀劍審視,見一把單刀的柄上刻著“大明山海關總兵府”的字樣,微微一笑,道:“欲蓋彌彰,固然不對,但弄巧成絀,故意弄鬼做得過了火,卻也引人生疑。”
向索額圖道:“吳三桂如果派人來宮中行刺犯上,自然是深謀遠慮,籌劃周詳,什麼刀劍不能用,幹麼要攜帶刻了字的兵器,怎會想不到這些刀劍會失落宮中?”
索額圖道:“是,是,聖上明見,奴才拜服之至。”
康熙轉頭向高桂,道:“小桂子,你怎麼看?”
高桂心中清楚得很,忍不住賣弄道:“回皇上,小桂子早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剛才又聽皇上一番剖析,心中已是明白了。”
康熙略感意外,道:“哦?那你說說。”
高桂正色道:“那吳三桂倘若派人入宮行刺,決不會揀著他兒子正在北京的時候。刺客什麼日子都好來,難道定要揀著他兒子來朝見的當口?這是可疑者之一。吳三桂善於用兵,辦事周密,派這些叛賊進宮幹事,人數既少,武功也不甚高,明知難以成功,有什麼用處?這跟吳三桂的性格不合,這是可疑者之二。再說,就算他派人刺死了我,於他又有什麼好處,難道他想起兵造反嗎?他如要造反,幹麼派他兒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