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濟和他三叔王湛之間的故事,是直接寫在《晉書》裡的,人盡皆知。
那已經是發生在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王濟的祖父王昶去世,三子王湛在為父親守孝三年之後,選擇了繼續在墓地結廬而居,不與外界來往。王湛與幾個才華橫溢的兄弟、兄弟的孩子相比,名聲不顯,讓王家分支的不少人覺得王湛是個傻子。
這話王濟本是不信的,但是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那個時候還是個真.中二少年的王濟,就有點覺得面子上掛不住了。
與現在“誰敢說罵我家人,老子neng死誰”的兇殘王濟相比,過去的王濟還只會遷怒家人。
王濟甚至幹出過全家一起吃飯時,就是不給他三叔放菜的事兒。當然,王濟這不是刻意在為難王湛,他只是想王湛能大鬧一場,讓大家知道王家三郎也不是好惹的,如果王湛能打他一頓,那就更好了。世人大多欺軟怕硬,如果王湛兇狠,旁人肯定不敢再笑話他是個傻子。
結果……
王湛根本就沒和王濟計較,只是從容的讓下人重新給他端了菜。
這事就過去了。
過去了。
了。
(衛玠:我感覺我好像聽到了少年二舅心碎的聲音。)
王濟徹底惱了他三叔,怒其不爭,便想著那我也不管你了!後來因為王尚的死命令,王濟這才會在掃墓的時候,偶爾去看看王湛,頻率大概是五次裡看一次。
後來王濟姑且試著問了一次王湛的日常(還是王尚命令的),驚喜的發現王湛回答的條理十分清晰,最近在讀《易經》。王濟很是意外,便和王湛深入的聊了下去,越談越盡興,王湛有很多獨到的見解都是王濟聞所未聞卻又覺得十分有道理的。
聽完後,王濟對王湛可以說是肅然起敬,之後更是坐而論道數日,王濟自愧不如。離開後感慨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後來,王濟發現王湛不僅在學術方面比他成就高,在騎射武力值上也遠甚於他。
晉武帝總會和王濟開玩笑的問“卿家痴叔死未(你家傻叔叔還沒死?)”,王濟每每無言以對。但這一次不同了,當晉武帝再問的時候,王濟便一本正經的回答“臣叔不痴”,還把他發現的王湛的種種厲害講了出來。晉武帝沒想到驕傲的王濟能如此推崇一個人,便問“你叔叔的才華能與誰比?”,王濟給出了“山濤以下,魏舒以上”這樣的極高回答。
於是,王湛得晉武帝欽點出仕,一路從秦王文學(官名)做到了汝南內史。
如今王湛就在汝南,官聲極好。
王濟和他三叔這段“先誤解,後推心置腹”的往事,成為了一時的美談,王湛的不與小輩計較,和王濟知錯能改的耿直,是當時不少人心中的名士風度。
那個時候的王濟,名聲還是極好的。
“所以,我便想著,不如再效仿一次。”回到現實裡的王濟,對常山公主道。只不過當年王濟是發自真心的服了王湛,如今嘛……也算是發自真心,為了家人,王濟可以豁出一切。面子又算什麼呢?最主要的是,如果操作的當,就又是一場佳話,不僅不會失了面子,裡子都有了。
還可以……
“對啊,還可以藉此重回主流視野!”王濟說著說著,便茅塞頓開,有些問題就是這樣,一通百通,王濟曾經覺得苦惱的問題,其實都只需要一個解決辦法,“只要和嶠願意配合,我便能重新起復。”
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年代裡,與晉武帝重歸於好,就代表著一切牛鬼蛇神就都降的住了。
和嶠如今是中書令,最清貴不過,位高權重,建言朝政,基本相當於宰相了。只要和嶠能在晉武帝面前把這事當趣談說上一說,那便是王濟和晉武帝之間各退一步的臺階。
常山公主安靜的面容,一半在燭光下,一半在陰影裡,不喜不怒,她只是問:“決定不和皇兄鬧彆扭了?”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王濟笑道。
王濟真正想說的是,他辭去官職後,總覺得事事不順心,人人都跟他有仇,他以前總想不通為什麼,如今才漸漸意識到,因為別人根本不怕他發脾氣啊,他生氣了又能如何呢?頂多是砍個李子樹。而等他忍到位高權重能砍人的時候,他倒要看看誰敢再給他氣受!
就像是兄長王尚還在時那樣,整個太原王氏上上下下,有誰敢挑釁王尚的權威?哪怕王尚看上去是那麼溫潤如玉好說話,但只要是王尚決定了的事,他們這一輩中就不敢有不同的聲音。
王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