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大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旨。
天授帝看向恭立在一旁的衛終,擰眉吩咐:“內侍省要整肅一下宮禁,怎麼能容許後宮與外朝私相授受?”
衛終“撲通”一聲跪下:“小人該死!”
“也不怪你,這兩年你跟著朕在行宮裡,也沒有常留皇宮,以至於出了這麼許多事。太子監國,宮裡變成這樣……真是該死!”天授帝語氣很重,所有人“撲通”都跪下了。
天授帝看周圍宮人、近臣都戰戰兢兢,嘆口氣:“好好整治一下!看還能查出來點什麼,要把一切不利因素都剔除。”
“是!”衛終應下,知道該怎麼做。
“囑咐臨淵加強宮禁,特別是重華宮,沒有朕的手諭,誰都不能進去。任何吃食,要三個人以上試吃過才能呈上去,你親自盯著。”
“是!”
天授帝這才又問趙瑞:“工部尚書王正論考績如何?”
“王尚書任事勤勉,頗有智謀,連年都是優等!”趙瑞說。
王又倫,表字正論,二十多年前中探花,那年正是趙瑞主考,主考與那一榜的進士都有師生的名分,所以他才可以直呼王又倫的表字。
王又倫才四十多歲,從小縣丞做起,一直到尚書,升職速度堪比火箭,叫趙瑞都有點眼紅。
但王又倫的確有才幹,還有個好妻子。王夫人是謝家五娘謝望,宮裡謝貴妃的庶妹,已故謝宸妃的同母親姐,長得與謝宸妃最相像,是皇帝十分關注,甚至說得上很照顧的夫人。每年的正旦,春秋節皇后給命婦的賞賜,王夫人這個二品誥命夫人總是比旁人厚上兩分。
旁人只以為王夫人得厚賞,是因為宮裡謝貴妃的原因。親近的人卻知道,是皇帝無法對已故謝宸妃忘情,以至於愛屋及烏……
但這真相不可說。
啥?為嘛不可說?皇帝惦記臣子的妻子,這話能往外說嘛?雖然天授帝做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了,當年的宸妃,可不就是皇帝看人家長得漂亮,從臣子手裡……
哎呀,不可說,不可說。
反正,王又倫因妻子的關係,頗受皇帝關注。他人又有才幹,品行端正,從不違法,做官又足夠聰明,少有樹敵,兼之辦事牢靠,十分有建樹,再加一點運氣,所以王又倫升職速度快一點,也是別人羨慕不來的。
誰叫你不會娶老婆?
果然,天授帝親熱喊王又倫的表字,不加姓,讚道:“正論素有幹才,難得是為人清正,踏實務本,精明練達。”天授帝心裡加了一句:最重要他是九皇子的親姨父,才吩咐趙瑞,“升正論為參知政事。盧太師病了,讓他權理丞相事,進侍中,特進觀文殿大學士。”
經過九皇子的事,盧太師就病了,一直在家中休養都沒入宮,他的事情沒人處理,天授帝索性就把王又倫升職上來幫忙處理。
趙瑞心道:王正論這是要升官了,天……真的變了!
觀文殿大學士,一般都是宰相預備役,相當於資格證,可見權理丞相事的“權理”很快就能去掉了。
趙瑞咂舌,某人官運還真是叫人羨慕不來,他躊躇一下,進言道:“陛下,正論年輕、資歷略淺了些,只怕難以服眾,任命會被給事中封駁。”大幸歷史上,從沒有不滿五十為宰相的。
“無事,古有呂羅十二歲為相,本朝歷代主張任人唯賢,不講究論資排輩,朕破格用他,自然也是可以的。”天授帝很堅持。
天授帝發了這話,儘管會有人不服,但現在這樣的氛圍……基本沒哪個門下省的給事中敢不開眼,封駁這道旨意。趙瑞寫旨不提。
天授帝又叫衛終取了一份只有封王才用的金箔鑲邊的黃麻紙空白聖旨,吩咐趙瑞說:“封九皇子慈為長樂王,授輔國大將軍,加封太傅,祿米、食邑、儀仗皆按嗣王例,因長樂王體弱,仍許住禁中,府邸另賜。”
年輕皇子一般初封,都從國公、郡王起,免得後面加恩沒辦法封賞,九皇子初封可夠高的。趙瑞心道:陛下只怕在替太子擦pp,對九皇子進行補償。但他臉上不動聲色,手下飛快擬旨不提。
牟漁辦完事過來,卻沒有進殿,只對衛終耳語幾句。衛終臉色變得晦暗莫測,幾乎有些陰沉了,惡狠狠橫了牟漁一眼,見牟漁老神在在,並不打算進來親自說的打算,還道:“哎呀,到時間要去重華宮了,這事就勞煩衛總管了。”
衛終知道此事不能耽擱,只好對牟漁咬牙切齒一陣,自己進殿上前,對皇帝原樣耳語幾句。
趙瑞看到天授帝的手緊握成拳,顫抖不已——他趕緊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