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吾心大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不相信是他觸怒上天,只認為人定勝天。

天授帝處政還算勤勉,手段強硬,貪官汙吏被嚴肅打擊,朝局政局十分清明。可天災人禍不會看誰面子,這三十年天授帝奮力救災,不過拆東補西勉力維持。國力無法避免的開始走下坡路,看似太平的年景,國庫常常沒有結餘,一個不好,整個國家就要破產,衰微下去。

難怪天授帝喜歡沐慈這種有頭腦,有膽略,有才能的人。因為他百年後,下一個接手的皇帝是要繼續收拾這個充滿天災的國家的,沒有個極優秀的繼承人,夠嗆。

可從太子往下數,還真沒一個皇子能扛大樑。

所以說,沐慈蒐集資訊迅速分析形成的一種直覺能力,真的神準。

他正是利用了天授帝這種心理,所以從不抱朴守拙,而是戰力全開,表現出足夠優異的才能,讓天授帝越看越喜歡,有“正瞌睡碰到枕頭”之感——就缺個好繼承人,這就送了一個到他身邊。

……

此時,合歡殿書房。天授帝正用看頂級美味的眼神笑眯眯看他的小兒子,就差沒流口水,已經好些天沒放過假的李康怨念了:又犯病!

不過他也超喜歡長樂王的,如果這妖孽少年不是喜歡提一些刁鑽問題,就更好了。

沐慈對兩道視線視若無睹,翻了一大疊上面有【急】字標籤的奏本,問:“大部分講雨頻水急,恐有洪水……進入夏汛期了?”

“是的,殿下,往年也差……”因為沐慈不喜歡聽籠統詞,李康梗著脖子把個“差不多”往肚裡咽,道,“都是這個時候。”

沐慈問:“有沒有各地每天的氣候,水文記錄?”

李康瞪著無辜的眼睛……

“我換個問題:去年到今年,氣候有沒有異常的地方?”

“呃……去年……好像比往年更熱。”

“好像?”沐慈涼涼瞄了李康一眼。

“是熱,老臣家中,親友家中的窖冰都不夠用,確定!”李康嚥了下口水……我老人家五十多啦,說習慣了麼……(tot)

“海面上呢?”

“呃……”

沐慈忍著扶額的衝動:“再換個問題:我看過地圖和地理志,北部的西河、臨河,南方的楚江、四條,屬於全國範圍的主要四支大河脈,它們的發源地在哪裡你們知道嗎?”

“呃……”

“拿地圖來,子韌……”沐慈反應一下,才察覺他不知不覺已經開始召喚的人被戒嚴出去了,也不好說什麼,只道,“你們自己回去研究地圖……一個國家的地理志都不夠精確,地圖也沒幾張詳細精準的,搞什麼?”

李康眨眼,地圖已經很詳細了啊,哦,若以沐慈的bt標準,的確還不夠詳細。於是,李康看向天授帝。

天授帝……默!

“那我只能大膽猜測,四條母親河均發源於高蕃的雪山,皇帝……”沐慈看向天授帝,“你讓阿兄查一查,有沒有高蕃國雪山積雪量的資料,如果積雪比往年多,去年天氣又更熱……今年有超過七成的機率,會發生全國範圍的大洪災。”

這個位於東部大陸的大幸朝,地理上看和華國有那麼點相似之處。

所以,厄爾尼諾現象也是一樣的啊親。

“……”李康忍不住道,“殿下,這個不好這麼猜的……您……是根據什麼判斷出這個七成的?”

“你們什麼資料都沒有,讓我判斷什麼?只能靠猜了,我從沒做過這種不靠譜的事,你知道麼?”沐慈輕描淡寫地頂了回去,險些把李康給噎死。

天授帝目露同情看向李康,嘴上卻說:“是啊,連張詳細地圖都沒有,愛卿怎麼就沒想到完善完善?”又討好對沐慈說,“九郎,父皇讓臨淵送一些詳細地圖來。”

夜行衛有啊。

李康:囧,我咋覺得我就是個頂雷兼背黑鍋的存在?

沐慈並不放過天授帝,道:“皇帝,超過七成,機率已經夠高了。哪怕只有三成,你們也該當做有十成來處置,這種事有備無患的好,國家最多損失點錢糧。這其實不叫損失,肉反正都爛在自家鍋裡。防災措施做到位甚至做得超出,也是國家應該做的。總比到時候措手不及,發生災害叫百姓承擔後果更好,那樣國家的損失會更多,不僅僅是死一些人,經濟、國力,甚至未來二三十年都會受影響。”

是這個道理,天授帝和李康本是國家領導者的思維方式,最近被沐慈洗過一段時間的腦,三觀和沐慈的三觀越來越接近了。

天授帝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西川欲曉1909

西川欲曉1909

仁義袍哥
關於西川欲曉1909:簡介:槍在手,跟我走,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的命運握在自己手。現代鄉鎮公務員不明原因來到1909年的西川地區,面對地痞惡霸的橫行,官府的壓榨,帝國主義列強的滲透和侵略,以及民不聊生的人民,夏平利用前世知識,照抄前世先輩們的作業。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克服一個個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挑戰。戰勝一個個不可一世的敵人,統一了西川。
仙俠 連載 157萬字
重生呂布之漢末霸主

重生呂布之漢末霸主

瞎白呼
關於重生呂布之漢末霸主:176年,呂布重生在十六歲,重生在那長城戍邊的歲月。黃巾之亂還有八年。鮮卑犯邊、黨錮復起、七州蝗災、北方大疫、宦官弄權。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且看我呂奉先,逆轉乾坤。豐倉廩、實府庫、戍邊關、平異族,雄踞幷州,靜待天下有變。群:
仙俠 連載 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