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大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沐慈環顧四周,只見眾多王公老臣縮在角落。天授帝還以為沐慈有話不敢說,道:“都退下!”
眾王閣老卻不肯退。
天授帝剛要發脾氣,卻被沐慈制止,沐慈不甚在意道:“事無不可對人言。”吩咐崔院使叫牟漁進來,吩咐道,“阿兄,你把外面清一清,三十丈內不要讓人靠近。再看看臨安姑奶奶是否還在宮裡,請她過來一趟,若她身體不適或不肯,也不要勉強。”
牟漁應下,很客氣把跪在門口的眾皇子請走,臨江王想發作,卻被洛陽王扣住了肩膀,將人拖走。沒多久,輕微的喧譁很快被壓了下去。
沐慈不在乎自己又收到多少腹誹,目光在王公閣老中溜一圈,吩咐:“清河王、常山王留下,王丞相、李參政也留下,楊侯、方國公與朱樞密留下。另外,讓蘇中丞也進來。”說得正是王又倫,李康,西北威遠候楊涯與寧遠國公方士仲,朱熙等人。因為御史大夫身死,就叫來御史中丞蘇硯。
很快,蘇硯來了。沒被點到名的都出去了,只有一臉耿直的起居郎怎麼也不肯走。
點名的功夫,白髮蒼蒼的臨安大長公主被錦衣衛抬著過來了。她看了一眼被驅離得遠遠的皇子,還有面色各異的文武眾臣。
臨安笑笑:“怎麼?發生什麼事了?”
有幾個耿直的,見到臨安就似見到救星,想要撲上去哭訴楚王跋扈,卻被錦衣衛擋住了。
臨安聽得三言兩語就知道情況了,嘆口氣道:“不用擔心,我進去看(三聲)著。”
眾人大鬆口氣,紛紛退散。
有那麼多宗室老臣在裡面,這位老佛爺又答應壓陣,看來楚王蹦躂不了了。而喜歡楚王的則認為留在裡面的和這位老公主,都是楚王請去保駕護航的。雖想法不在一線,可都認為繼位不會有大風浪了。
臨安大長公主被放下,牟漁親自把她攙扶進門。
裡面的人雖然位高權重,可都是臨安大長公主的後輩,紛紛問安。臨安慈祥應答,並沒有架子。
天授帝看著蒼老了許多的臨安,這個姑姑與沐春關係好,曾對他也有大恩,最後自己奪位,卻與她不再相見。
臨安也看著天授帝,看曾經意氣風發的皇帝,如今枯槁蠟黃,臨近天命。臨安無聲嘆氣……比她年輕十幾二十歲的人,看著比自己還老,又要先一步去了,也不好計較從前。
她再看坐在天授帝身邊那個集天地靈氣於一身,目光清冷的少年……
真好運,還生了個好兒子。
臨安幽幽嘆口氣,落座不語。
眾人退讓一番依次入座,沐慈一貫開門見山,直接道:“今日我與父皇所言,關乎國家大義,所以請大家來,是做個見證。”
眾人站起,連呼不敢。
沐慈對眾位拱手:“你們都是我的長輩,請勿多禮,不用起身。我所說的也無需應和回答,你們請暫時保持沉默,用眼睛看,耳朵聽即可。另外,今日之事望諸位暫時保密,包括今日所錄,”沐慈指著起居郎,“請暫時封存密檔,待必要時呈閱新君。”
皇帝過世,繼任新君就可以看記錄先帝每日言行的起居注,整理出精要的攥寫史冊傳世。卻沒有封存不讓新帝看的規矩。
起居郎梗著脖子要反對,沐慈不聽,只道:“以後你們就知道原因了,先應下即可。”
眾人互相看看,只能先應了。
天授帝知他的小九郎理智而清醒,從不被權欲迷眼,又有一雙能看透一切世情的眼睛。現在談論起繼位,也如此神色從容,語氣淡定,比一般人強了不知多少。
天授帝心中驕傲,漸漸平靜,認真傾聽沐慈的理由。
沐慈的目光睿智,淡然道:“父皇,我知您的願望,一是盼大幸江山萬世不衰,百姓永寧;二盼我平安喜樂,兄弟和睦,子孫繁盛。”
天授帝點點頭:“是這樣。”
“您認為想要兩者兼顧,必須由我繼承皇位不可。”沐慈對天授帝說話太直白,除了王又倫和李康已經聽習慣了,其他人都有些震驚,卻依沐慈所言,只保持沉默聽著。
天授帝狂點頭。
他的九郎心志堅定,智慧通透,具備一個國家領袖的思想高度與一切美德,又有大局仁心。他必將成就輝煌,超越歷史上任何一位帝王。
這麼優秀的孩子,不該被“立嫡以長不以賢”阻止,也不應該被其他人壓在頭頂上欺負。
沐慈道:“我亦知道我的不足,非嫡非長,前面還有幾個兄長;根基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