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大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崔院使:“……知道。”不知道也得知道。
“我作為病患,在傷藥影響康復的前提下,是有權要求換藥的。至於怎麼換,換成什麼藥,就是你的專業問題了。”沐慈很客觀道。
崔院使:“……可是……”
“沒有可是,你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就換人。我想皇帝已經換了一個院使,不會介意再換一個的。”沐慈並沒有疾聲厲色,只輕描淡寫地看一眼崔院使。
幽黑的雙眸,深不可測。
這不見怒火蒸騰的一句話,淡淡的不帶一絲人間情感的一個眼神,叫崔院使感覺到一股龐大而沉重的威壓,背後出了一背冷汗。
……
沒有誰比崔忠年更瞭解天授帝那威嚴面孔下的心黑手狠。
前任詹院使,被刑四千三百多下,那一杖一杖,猶如凌遲……將人的腰、臀、腿、手,甚至肚腹都慢慢敲爛,讓人痛到極致,卻能不流一滴血,還不讓人死……最後一杖,才敲在天靈蓋上打出傷口,整個身體碎掉的血肉骨渣才從頭頂,流淌而出……
誰也沒看過這種恐怖的畫面!
而前任院使,竟然微笑著嚥氣——終於解脫了。
你知道,當行刑成了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藝術……這有多麼可怕嗎?
真心覺得賜鴆酒,賜白綾,都要十分虔誠跪下“謝主隆恩”的。
那麼,回到正題——前任為什麼被這麼殘忍被杖斃?
是因為九皇子這一身不能說的傷,而那詹院使竟然敢瞞著皇帝,一瞞三年。
別的人背叛皇帝可能沒這麼嚴重,但太醫院是個十分敏感的部門,掌握皇族人的生死,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不忠誠。
這是殺雞儆猴!
這是這位三十年來殺伐果斷的皇帝,在向眾人宣告——他所掌控的皇權,不容覬覦,不容挑釁!
這次杖斃,外界即使沒親眼看見,也惹出一場軒然大波。
不要以為這年代“欺君杖斃”是常態。地球上華國電視裡“全國人民都是奴才,跪來跪去”的辮子戲,才有“抄家滅族,杖斃虐殺”的事。那是幾次蠻族南下統治中原搞出來的糟粕。
在這個時空,不論前朝大周,還是如今大幸朝,華夏民族都十分尊重個人,特別是士大夫階層的尊嚴與權利,根本沒有廷杖這回事。皇帝別說想殺個把大臣,就是語言侮辱大臣,都會遭到指責,被御史的諫章淹沒,被士林口誅筆伐,在歷史上還要留下一個“不聽忠言,刻薄寡恩”這類不太好的名聲。
史筆如刀!
在大幸朝做百姓,做官,可以說是比較輕鬆的,因為大祖奪取江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得了民心——他在建國時就勒石為憑,給子孫留下三條刻在石碑上的訓誡,每任沐氏皇帝繼位,都要凳社稷壇,拜讀石碑遺訓,嚴格遵守如下三點:
“善待萬民,勿犯其性命、財產。”
“刑不上文武有功之臣,若犯謀逆,則獄中賜盡,不市曹刑戮。”
“不因言論罪。”
這三條大祖遺訓,更是基本國策,奠定了人民群眾擁護沐氏皇族的基礎,也讓無數文武精英投入了沐氏懷抱,為其開疆拓土,保境安民。
畢竟天下絕不缺少英雄和梟雄,這些人最怕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皇帝繼位功臣倒黴——歷史上每朝每代都從不缺少此事。
得人心者得天下!沐氏就靠這三條,得了人心,得了天下。
這也意味著,在大幸朝,不論官員還是庶民,連皇帝不可以隨便剝奪人家的財產乃至性命,宮女內侍犯錯也是發往有司審訊問罪,皇帝宮妃不得私刑。
而天授帝為什麼不遵祖訓,敢廷杖虐打從二品官員致死。是因為天授帝一貫以來,手腕就十分鐵血。
這又要從三十年前“五王之亂”說起,天授帝勝出登基的手段不那麼幹淨,為了得到皇位,天授帝把自己“暴虐殘酷”的暗屬性加滿,各種陰私鬼魅的技能點都點了滿點,手段用盡,陰謀詭計一環扣一環,且沒有底線……
自己親兄弟都不介意弄死的人,更別提打死個把外人了。
雖然登基後天授帝一直試圖隱藏暗屬性,但大家又不是沒眼睛沒腦子,這位陛下表面再裝作純良無害,實際上……反正沒人敢死死得罪這一位。
天授帝有的是陰私手段,叫人生不如死。
這次天授帝都懶得掩飾了,直接舉起屠刀。
一個從二品的太醫院使,不經審問定罪,天授帝擅權下旨,廷杖打死,在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