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項羽項梁,果然在會稽吳中? (第2/2頁)
毛神大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要的原因,就在這個項燕的身上。
一開始是派李信率領20萬兵馬前去,結果,中間還遇到了昌平君反秦,李信被項燕和昌平君內外夾擊,大軍大敗而歸,20萬兵馬也是大秦一統六國戰爭中損失的最高的傷亡了。
而後,還是王翦咬牙跟嬴政要足足六十萬的大軍去討伐楚國,嬴政一開始還很不想給。
畢竟六十萬大軍,實在是太多了。
這對整個國力的支撐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更別說60萬軍隊在手裡面,王翦幾乎想做什麼都做什麼了。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嬴政並沒同意,而是同意了李信的20萬軍隊伐楚的計劃,不過最後失敗了。
秦滅楚失敗之後,嬴政還是自己親自駕車前去找王翦謝罪,兩人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嬴政最終還是同意了王翦親率六十萬大軍伐楚的請求。
只要能滅楚,能一統六國,那就算是冒險,我嬴政也認了。
而後,王翦親自率六十萬大軍下東南伐楚。
不過,項燕也是馬上組織了西十萬軍隊,沿著長江進行佈防。
王翦見狀,也並沒有首接秉著60萬對40萬優勢在我的心態首接攻擊,而是選擇了屯兵,就地屯兵。
他要耗!
他知道現在如果攻擊楚國大軍,哪怕是有勝算的,也是會付出比較大的代價。
畢竟對方是有長江天險作為防守優勢的,而且論兵力雙方也並沒有差很多。
古代打仗嘛,一是靠的兵力,二是靠的糧草支撐,三就是地勢優勢。
兵力方面,秦不過是稍稍佔有優勢。
而地勢方面,防守方佔據了非常有利的地勢,進攻方的兵力並沒有超過對方几倍或者十倍。
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人家佔據地利了,你還戰,那是有點找死!
所以,王翦就想了一個主意,屯兵,屯田。
老子跟你耗!
當然,耗的可不是屯田的糧草,而是後方的糧草。
換句話,是兩方後面的國家支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