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會多交稅,這跟以前可不一樣,以前是賺得多,咱得的也少。”
王安石笑著點點頭,又指著那空擔子道:“你這雞蛋都賣完了?”
那擔夫點點頭道:“全都賣完了,最近行情好,俺還打算多養一點雞。”
王安石拱手道:“多謝大叔告知。”
“不敢,不敢!那那小人先走了。”
“慢走。”
這擔夫走後,王安石轉過臉來,得意洋洋道:“誰說這財富沒有增人呢?”
左右一看,哪裡還見司馬光、蘇軾、範純仁三人的影子。
這可是將王安石給氣炸了。
你們不講武德啊!
殊不知旁邊的小閣樓上,有著兩個年輕人是一直注視著他們。
正是趙頊和張斐。
趙頊今日也是悄悄出宮,來看看這市場的繁榮,是不是真的如那些大臣所言。
回到酒桌上,趙頊向張斐問道:“你認為他們方才的爭論,誰才是對的?”
“都對。”
張斐解釋道:“目前的財政增長,主要是源於吏政,而吏政清明,又哺育了稅政和行政。
到底我大宋的田地,多半都是掌控在那些大地主手裡,他們以前都不交稅的,現在都得交稅。
還有就是腐敗問題,如今公檢法這麼強勢,誰還敢貪汙受賄,公使錢支出,都在大幅度減少,所以財政翻倍增長,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財富其實也是有所增長,這又是來源於百姓的積極性。以前富戶不敢掙錢,甚至還自殘躲避衙前役,現在敢掙錢了,其次,以前錢還沒有賺,就被一些底層官員勒索大半去,所得也就能保一張嘴,沒有多餘的錢去擴大生產,現在他們能夠所掙之錢,又投入到生產,就好比那賣雞蛋的老漢,他有所餘,就能夠養更多的雞了。
雖然財富增長不多,但是未來完全就要依靠這一點去推動財政增長。”
趙頊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回答道:“因為吏政來的利好,是有上限的,如果人人都依法交稅,那財政就沒有增長餘地,只要百姓掙得越多,財政才能夠持續增長。”
趙頊又問道:“可如何讓百姓掙得越多?”
張斐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隻能透過改善技術來增加財富,比如說,我朝的水稻技術,就遠勝於唐朝,農民所得糧食就更多,稅就交得更多。”
趙頊嘆道:“但這談何容易啊。”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
張斐道:“在利益的促使下,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增長財富,尤其是商人,他們肯定會是最為激進的群體,但我以為,他們還是缺乏一些智慧,這可能需要朝廷相助。”
趙頊又問問道:“朝廷如何相助?”
張斐剛張口,突然想起什麼似得,“對了!陛下最近不是在籌備官制改革嗎?”
趙頊點點頭,又問道:“這與此事有何關係?”
張斐道:“我之前曾與範檢察長交流過青州事業署的情況,據他所言,青州事業署發展不錯,其中很多有才華的官員,改進製鹽術,以至於濱州海鹽的產量得到提升,同時他們還改善了冶煉術,而這部分官員,多半都是學士出身。
但可惜只有青州目前是在這麼做,這還是當地債務重組導致的。”
趙頊點點頭,“學士乃職名,不同於官名,這些學士都是進士出身,本身都有才幹,只不過我朝取士,遠勝於唐朝,但職位有限,只能安排他們在諸閣充當學士。”
張斐道:“既然如此,何不將以他們的興趣為主,將他們統統劃分到事業學院去,讓他們去研究這些技術,不管是產糧,還是產鹽,還是冶煉。”
趙頊道:“但朕有時候也得與他們議事。”
這些人全都是備選官員。
張斐道:“他們只是在學院擔任學士,陛下還是隨時召他們議事,若想要財政進一步增長,並且無限增長,他們是至關重要。”
青州事業署的成功,讓張斐認為,想要提高技術,還得依靠他們文人,光憑工匠還是不行的。
蘇軾在京東東路治水,就非常成功,他還只是友情相助。
趙頊驚喜道:“還能無限增長?”
張斐笑道:“我朝水稻產量是唐朝的兩三倍,為什麼就不能是三四倍?”
趙頊點點頭道:“言之有理。”
說著,他又道:“對了,朕最近確實要召開一場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