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可否認,這党項人是非常兇悍,可不是戰五渣,但要說國力,這西夏是肯定不如宋朝的,而且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侷限於西夏內亂,宋與西夏都還未宣戰,此消彼長,這梁太后到底是哪裡來的底氣。
不用想,肯定是遼國。
基於李秉常的政策口號,遼國肯定是要支援梁太后,他不可能允許西夏與宋朝走得太近,尤其是現在宋朝國力蒸蒸日上,坐在上面的皇帝也與之前的仁宗、張真宗是大不一樣,所以此時此刻,遼國更需要西夏來牽制宋朝。
其實梁太后是很有政治頭腦的,她並不傻,她知道自己這麼幹,會有什麼後果,但是她只能這麼幹,同時她知道藉此去拉攏遼國。
如果讓李秉常親政,宋夏就成一家人,到時候再也沒有人幫你牽制大宋。
所以遼國也是下了本錢支援梁太后,從北邊給西夏運了大量糧草。
當然,遼國也清楚的知曉,光運糧草也非長久之計,關鍵自己也佔不到便宜,還只能向西夏輸血,而權衡之術,是要削弱兩方,然後保證自己獨大的局面,所以遼國早就在河東將自己的利益給劃分出來。
只要你宋朝在西夏佔便宜,那我必然是要在你身上佔便宜,同時讓你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直以來,遼國愣是將宋朝拿捏的死死的,甚至可以說,玩弄於股掌之間,其實在大宋安全司未出現之前,哪怕是間諜戰,宋朝都不是遼國的對手。
但這回宋軍的動向,也出乎遼國的意外,至今都未有宣戰,看不出大舉進攻的跡象,不過遼國還是得知,宋軍主力已經進入西夏境內,並且還得知,西夏北線的主力在無定川被宋軍擊敗。
這局勢岌岌可危。
於是遼國終於按捺不住,先是給沈括下達一道通知,譴責他們宋朝故意拖延,談判毫無誠意,我們已經失去耐心,河東邊界就這麼定了。
旋即派五千先遣軍進駐爭議地區,但是邊境上可是七八萬駐軍,可見遼國也是很謹慎的,他們也不像營造出要入侵的氛圍,這還是屬於外交範疇。
遼兵也只是進入爭議地區,並沒有說燒殺搶掠,但也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因為長久以來,這裡都是無人區,宋朝害怕自己的百姓一不留神,就跑去隔壁種地,也害怕遼國找到藉口伐宋,或者進行敲詐勒索,還是後來韓琦在這裡建設了一些堡壘,但也就是象徵性的,是完全沒有戰鬥力。
在遼兵進駐之後,駐守在這裡的宋軍就直接給撤了,他們只是象徵性待在這裡。
生活在此地漢人百姓,也只能跟著撤出此地。
饒是如此,太原、府州還是感到巨大的壓力,幸虧王韶止住了繼續進攻,否則的話,這真的很危險。
守在太原的宋軍是趕緊積極防禦起來。
這訊息很快就傳到汴京。
雖然大家心裡都是早有準備,但遼國真的踏出這一步,內心中對遼的天然恐懼,還是湧現出來。
這朝野內外,是又驚又怕。
真的要打嗎?
但也有些大臣對此是憤怒不已,回回都是如此,只要我軍對西夏有所動作,遼國必然是不會缺席的。
小人矣。
割地,是不可能的。
縱使有人想割,也不敢說,文彥博他們還生怕趙頊又會妥協。
得知此事,這些宰相們是趕緊入宮,態度堅決,決不妥協,絕不承認由遼國劃定的地界。
可不承認又能怎麼辦?
打?
誰都沒有這想法,包括文彥博自己在內。
因為在那爭議地區,宋朝力量幾乎等於零。
有一說一,就是派兵去打,也是打不過,況且西軍部分主力還在西夏境內,而且托兒皇帝的福,在整個邊境線,遼國都是佔據絕對的地理優勢,是進退自如。
況且人家還有戰馬,而目前火器是無法主宰戰場的。
宋朝唯一能夠反制的手段,就依靠外交途徑,更準確的來說,是利用歲幣和榷場,向遼國施壓。
他們討論的點也就是澶淵之盟。
因為歲幣和榷場都是澶淵之盟的內容,但事實上,澶淵之盟中並未有明確規定河東邊界,只是劃定雄州那邊的。
當你提出歲幣和榷場的時候,就等於是將河東地界與澶淵之盟捆綁在一起。
有些大臣就認為,這麼做將會使得自己無路可退。
因為你不給歲幣,不開榷場,遼國是一定開戰,遼國現在這麼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