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之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孫大聖已經皈依佛門了,不然怎麼會當取經護道人?
不過,他比較犟,還是強調道:“那你也不應該濫殺無辜,此去西天,求取真經,理應一心向佛,而且,貧僧才是取經人。”
“哈?”
悟空眉毛一挑,瞪著馬上的和尚,“你在教我怎麼做事?”
“不敢,貧僧只是希望大聖能慈悲為懷,少造殺孽。”
“呸!”
悟空一臉不屑,踩著山賊的腦袋,“俺老孫的師父教導我,對於惡人,你就要比他更狠,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你這是強詞奪理。”
“強詞奪理的是你,若不是我保護,你已經被這幾個山賊剁成肉醬了,還能在這裡精神抖擻的教我如何慈悲為懷?”
“……”
唐三藏再次語塞。
可他很快調整過來,開始講佛法,各種引經據典,悟空聽的頭都大了,最後忍不住火氣,拂袖離去。
“蠢貨,你自個玩吧,俺老孫不奉陪了。”
悟空跳上雲頭,踩著筋斗雲,化作一道金光破開雲霄,消失在天邊。
唐三藏傻眼了。
臥槽,你還真走啊。
他等了半天,也不見大聖回來,只得獨自收拾行李,捎在馬上,也不騎馬,一隻手柱著錫杖,一隻手揪著韁繩,孤零零的往西前進。
沿途路過山林,他都戰戰兢兢,生怕有豺狼虎豹衝出來。
心中有些後悔,可沒辦法,含著淚,也要走下去。
行不多時,只見山路前面,有一個年高的老母,捧一件綿衣,綿衣上有一頂花帽。
三藏見她來得至近,慌忙牽馬,立於右側讓行。
老母問道:“你是哪裡來的長老,為何孤孤悽悽獨行於此?”
三藏道:“弟子乃東土大唐奉聖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經者。”
老母道:“西天路遠,你一個人,又無個伴侶,如何去得?”
唐三藏正鬱悶呢,立刻把和孫大聖吵架的事說了一遍,很委屈。
他不就是批評教育了對方一下嗎?
對方竟然直接一走了之了。
老母目光閃動,道:
“長老,我有這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莫洩漏給他人知道,我去趕上大聖,叫他還來跟你,你想辦法將此衣帽與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唸此咒,他就再不敢行兇,也不敢私自離去了。”
唐三藏聞言,低頭拜謝。
那老母立刻化一道金光,回東而去,無數金蓮灑落。
唐三藏立知這是觀音菩薩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
觀世音菩薩最近很忙,前不久趕赴了一趟花果山,告訴孫悟空前往兩界山處等候取經人,之後又去了趟高老莊與流沙河等地,分別聯絡了那豬剛鬣、沙悟淨、小白龍等人,告知他們取經人已經上路。
結果沒過幾天,猴子就撂挑子不幹了。
另一邊,悟空一臉不爽的踩著筋斗雲,遨遊天地間,正準備上天,找玉帝老兒談談,看能不能換個懲罰。
忽然,佛光普照,一朵蓮臺浮現,觀音菩薩顯化,她手持玉淨瓶,白裙飄飄,腦後功德金光閃耀,出現在高空中,攔住了他的去路。
“大聖為何獨自離去?”
悟空一臉憤怒的道:“為什麼離去?首先,俺老孫只是唐僧的護道者,不是他的隨從,他把我當做僕人來使喚,俺老孫自然是撂挑子不幹!”
觀世音菩薩有點頭疼,道:“好吧,我會勸說他,你快回去,他一個凡人,獨自趕路太危險了。”
“不行,我還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既然佛門選擇了俺做護道者,那在取經路途中,若是察覺到危險,一切以俺老孫的意見為主,三藏若是不聽,執意前往危險之地,若是發生了意外,責任可不能賴在我身上!”
觀世音菩薩皺了皺眉,決定先安撫,點頭道:
“這個我也可以答應你。”
這猴子,太不聽話了,必須安排一波。
她沒有注意到,一雙銀色的眼眸,在九天之上,冷漠的注視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