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就是需要特殊的塗層和晶片支援。”
“太好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可以大量設計一批縮小比例的飛行器模型,雖然小模型不能百分百等同於原型機,但至少可以快速積累資料,淘汰一些不合適的氣動佈局。”
方柏顯然是注意到了這些測試動物身上的特殊感測器,其精度和覆蓋面積,幾乎就等同於整個飛行器表面都可以檢測到反饋資訊。
這技術簡直是強得可怕。
要知道現在高精密的檢測裝置、感測器,是沒有辦法完全覆蓋飛行器表面的,只能做到一個個點位,然後透過軟體二次處理之後,再給出一個大體的模擬資料。
而眼前的特殊感測器,竟然精確到幾微米的程度,而且整個表面都覆蓋到了。
方柏看到了螢幕上,麻雀的飛行模型中,每一微秒都呈現出非常密集的變化,在放大了十幾倍之後,可以看到上面每一個區域的氣流、氣溫、升力、阻力情況。
人類的飛行器為什麼需要龐大的動力?而不能像小鳥一樣飛行?
原因就在於普通飛行器的姿勢控制很困難,如果要設計得像小鳥一樣精密,那其姿勢控制的計算力要求,必然要突破天際。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飛魚公司而言,並不是什麼難題,因為飛魚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提供計算力非常可怕的晶片。
如此一來,方柏的思路便開啟了。
與其死磕現在的飛行器氣動佈局,為什麼不直接搞仿生學,仿造鳥類的翅膀,直接揚長避短。
在固定翼上增加各種小型的姿勢控制馬達和小翼片,發揮出晶片計算力的優勢。
那種感測器可以讓機翼的仿生學設計更加方便,同時也可以迅速獲得很多基礎飛行資料。
方柏的建議獲得了張浩的認同。
保羅彙報給李青葉之後,他也覺得這個方案不錯。
雖然精密控制的飛行器,會導致製造成本的提升,但這也是巡飛導彈提升航程的必經之路。
畢竟要讓巡飛導彈可以打擊到北美洲,肯定要提升飛行器成本的。
李青葉讓保羅按照方柏的提議,擴大迷你風洞的規模,同時大規模設計微縮飛行器模型,為飛行軟體積累足夠的資料。
有高精度的全身資料蒐集系統,讓迷你風洞的價效比變得非常高,減少了初期的一些投資。
雖然大型風洞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迷你風洞至少可以頂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