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晨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日之後,遼主離開春捺缽之地,在皮室軍護擁之下開始南行。
表面上,內亂已經終結,叛軍不是投降就是被滅,耶律章奴僅領著數百人逃往上京,而完顏部女真則逃回了自己的地盤。若換了周銓,此時肯定要集中力量,乘著女真人立足未穩之機,先將完顏部滅掉。
可是耶律延禧、蕭奉先等人的選擇,卻是先往南去。
原因無他,魏王耶律淳是否真的也叛亂,對於耶律延禧來說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周銓很想提醒一下,女真人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可是此刻他連離開宋國使團也做不到了。
自從歸來之後,契丹人就藉口保護使團的安危,將整個使團都監視住,不允許他們外出,更不讓他們與館伴之外的遼人或者女真人接觸。
而那館伴有如聾啞一般,也是一問三不知。
顯然,遼國君臣並不希望宋國完全看透大遼的虛實,更不希望宋國使臣有機會同女真等族接觸。
只不過經此一亂,契丹人內部不和的訊息,必定要傳回大宋了。這一點就算是他們扣住使團,也阻止不了的。
其實契丹君臣也商量過此事,是否要把宋人多扣些時日,但是商議的結果,是不能給宋人北伐的藉口。
而且為了避免大宋乘亂打劫,此前榷城盟約的執行就需要更快一些。
隨著耶律延禧的大部隊南下,這一路上不再有餘裡衍前來騷擾,在讓周銓覺得安靜之餘,也感到有點寂寞。
他其實挺喜歡與這位大遼公主相處的感覺,比較輕鬆自在,更象是另一世中與朋友們相處時。
去時有些慢,但回來的時候,無論是遼人還是宋使,都是日夜兼程,沒用多少時間,他們回到了遼國的中京。
原本以為遼主處理國事,要過段時間才能見他們,沒曾想在此停留了不足三天,耶律延禧就見了他們。
這一次接見的時間甚短,從神情來看,耶律延禧挺輕鬆高興的,並且在接見中,痛快地同意了宋國使臣回國的請求。
從耶律延禧口中,宋使得知,耶律淳並未謀反,倒是將耶律章奴派去唆使他謀反的幾名使者抓了起來,解送中京,供耶律延禧處置。
而且為了表示忠心,耶律淳還一改此前反對榷城的立場,轉為支援榷城盟約。
於是在政和二年二月十六日,這支宋國使團終於離開了中京,開始返回本國的旅途。
再回望時,中京的城牆已經只是遠處的地平線了,周銓微微嘆了口氣,轉過身催馬去追使團。
他原本以為,餘里衍會出現送行,關於二人的密約,他還有許多安排要交待,另外,周銓也有些想見見這位大遼公主。
大宋使團離開中京不久,便是大興府長興館,這也是使團第一日休息的地方。周銓正收拾草料,親自餵養紫騮馬時,突然聽得身後有聲音道:“周郎!”
他又驚又喜地回頭,卻看到耶律餘里衍一身宋國女郎打扮,俏生生站在他身後。
“還以為你不來送我呢。”周銓笑道。
“我向父皇說,要留你在大遼為官,父皇不允,我生氣就跑了。”耶律餘里衍嘟著嘴。
她原本一直是契丹人打扮,現在這身裝扮讓周銓既感到熟悉,又有些新鮮。放下乾草和豆料扮成的食物給紫騮馬,周銓拍了拍手,與餘里衍並肩而行:“若是有機會,我們還會見面的,只是到那時,你這位堂堂公主,可不要裝作不認識我這個宋國的小小百姓……”
叭!
他這話換來的,當然是餘里衍的一鞭子。
雖然沒有用上十足的氣力,可這一鞭子還是在周銓手上抽出了條印子。
“蕭奉先向父皇懇請,說是我在這次平亂中立有大功,當加封邑,你猜,封邑是何處?”
這封邑就是周銓向餘里衍建議的,屬於他們控制的“榷城”。
周銓心中微微一動,想了好一會兒道:“莫非是來蘇?”
來蘇在遼東半島,若真是這裡,那麼他們的“榷城”就方便了。
餘里衍卻得意的一笑,搖了搖頭:“武清!”
周銓先是一愣,然後臉色微變,也知該高興還是反對。
武清的位置他很清楚,就是後世的天津附近,此時黃河入海,正是從武清之南匯入渤海之中!
這裡的地理位置倒是不錯,只不過位於遼宋交界之處,真要想做些什麼,恐怕會被邊關所查覺。
“怎麼,你不喜歡這裡嗎?”餘里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