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沙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假薛姣的事情,皇帝拿不準,頂多對劉太后將信將疑。
可是甄老太君自戕,並且留下口信要親孫女送喪。
是啊,她已經膝下無靠,孫兒又剛離京,可不就是隻有一個“親孫女”了。
等於在全天下人面前承認薛小姐的身份。
薛姣這件事,原本當作宮廷秘聞掩下就是,即便又出了這麼一個人,別人頂多也想到鎮國公府頭上去。
說來議去的也不過是陳世美之流的故事。
可是甄老太君日前頻繁入宮,京裡多少眼明手亮的官員勳貴,他們會信嗎?會信她兩個只是尋常敘話,過不幾日甄氏就悄無聲息死了?
必然有人會猜到這個來歷不明的薛小姐身上去。
加之早有傳言劉太后護其甚篤。
會有多少人開始揣測其中原委,多少人相信她是劉太后安排的人。
而皇帝那裡,雖不至於如此想,卻也會認為她再次拿薛小姐做筏!
如今蘇容意還沒有從蘇家手裡弄出來,若皇帝為兒子撕破臉,劉太后根本沒有相應的籌碼可以談條件。
好毒的計啊……
劉太后並非是無防人之心,她是怎麼樣都沒有想到甄老太君會用這麼慘烈的方法!
玉姑姑問道:“她如何會願意……難道會是鎮國公……”
她時至今日都無法相信。
“她難道會以一死來解謝邈的困局?”
劉太后反問。
心裡卻一突,可除了這樣,甄老太君一生已無所欲求,她又能是為了別的什麼呢?
劉太后想不通這一節。
瓊華殿裡愁雲慘淡,不過一兩日後,果真就有甄老太君實際上並非病重而死的訊息傳出。
從一些諸如“替薛家做道場的道士”、“替薛家開藥方的大夫的學徒”、“薛家大廚房裡替老太君煎藥的丫頭”這類人口裡,金陵民眾聽到了關於甄老太君之死的各種風言風語。
五花八門的揣測,蓋過了他們原本對於甄老太君的興趣。
“薛氏本事平平,鬧出的故事卻是不少。”
有人如此嬉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