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炎武接到了任務,整個人都忙瘋了,這位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壺水,一盤饅頭,一盞燈,外加一個馬桶。
三天下來,不眠不休,瘋狂寫作,別說朱頤垣了,就連葉廷秀,宋璉等人都看傻了。
這位也太拼了吧!
命就一條,可別玩沒了。
倒是宋繼澄和趙士哲看得明白,“十年寒窗,科場應試,不瘋魔不成活……寧人這是要悟道了。”
葉廷秀頓了頓,突然笑道:“我只聽說過陽明公在龍場悟道,從此所向披靡,只是不知道寧人兄能悟出什麼道理,這個道理又能不能救亡圖存?”
大傢伙感慨著,臨近中午時分,房門開啟,顧炎武出來了,在他的手裡,拿著三篇撰寫妥當的文章,塞給了葉廷秀。
“我去睡一覺,有什麼話,看過再說。”
顧炎武轉身離去,回了屋中,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等他再度爬起來,從房間出來,看到的就是宋繼澄幾個大眼瞪小眼了。
“怎麼,我寫的不對?”
這幾個人互相看了看,葉廷秀深深感嘆,“怎麼不對,簡直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宋繼澄也嘆道:“確實,你這番功夫沒有白費,悟出了大道。”
面對如此盛讚,顧炎武反而不好意思了,“還要多虧僉事,道理是他講的,我不過是潤色而已,可不敢貪天功為己有。”
趙士哲卻道:“不管是誰,能寫出這三篇文章,稱得起是驚世駭俗了。”
顧炎武的三篇東西,其實是秉持朱頤垣的想法,第一篇分析大明得失,但他引入了一個新的觀點,就是當初朱元璋打天下,定下的祖宗法度,是被當時百姓接受的,因為沒有百姓支援,一個要飯的小和尚,也不可能開創一朝,建立三百年煌煌燁燁的大明朝。
但是過去三百年間,歷朝歷代,不斷破壞太祖法度,敗壞大明根基,就相當於不斷篡改約書,朝廷未必多拿多少,但是中間計程車紳官吏卻是狠狠中飽私囊。
為什麼大明會威望盡失,民心不在……道理很簡單,持續破壞了三百年,朱元璋留的根基不管多厚,也早就消耗光了。
這篇文章只能說是有些新意,但說得還是興衰治亂的那一套。
第二篇文章,則是重點闡發清朝,指出他們殺戮百姓、剃髮易服、跑馬圈地等等罪惡,說他們把天下人視為奴僕,就連自己的親族大臣,也是奴才,投降清廷,就是給奴才當奴才。
真正要命的是第三篇,承襲前兩篇,第三篇文章講的就是怎麼辦,一言以蔽之,效仿太祖皇帝,重新和百姓圍繞土地,建立約書,訂立規矩。
給百姓生存之路,換取天下百姓支援。其中就是重新調整田畝,重訂稅賦徭役……文章寫到了這一步,所有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顧炎武給均田改制賦予了道義上的合法性,甚至向前推,所有的王朝更迭,都可以看做是重新建立規矩的過程。
這一下子就告訴所有士林中人,豪門巨室,你們需要把嘴裡的肉吐出來,分給老百姓。
龍場悟道,悟的是陽明公的心學之道,而這三篇文章,悟得卻是天下大道。
“以老夫觀之,江南諸公,未必會贊同。”趙士哲低聲道。
宋繼澄呵呵道:“豈止不會贊同,簡直是禁止,焚燬!”
顧炎武眉頭挑起,輕哼了一聲,“他們說話,還有用嗎?”
應天都丟了,福州的隆武天子,紹興的魯王,都是風雨飄搖,他們還有本事禁止這些文章嗎?
更何況朱頤垣壓根也不是靠著這些人,他授意顧炎武寫這些文章,也是為了爭取那些還有理想志氣的文人,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至於那些仇視這些文章的人,多半也會投靠大清,在乎他們的感受,根本沒有用處,還不如把事情點破。
趙士哲想了又想,終於道:“咱們山左大社歸附朱僉事以來,一直在思考救亡圖存的辦法,一直再想著要怎麼才能趕走清廷,保全華夏衣冠……現在這三篇文章,可以作為根基了,我建議要讓所有人立刻研讀,領會其中的精髓。”
幾個人越聊越高興,就連葉廷秀都忽略了他隆武朝兵部侍郎的身份,開始認真思考這裡面的道理。
很快他們又發現,這話還真就是朱頤垣講最合適,他一個宗室子弟,反省朱家天子,總不能罵他亂臣賊子吧?
其次朱頤垣實力雖然不強,但都是自己打出來的,也是按照上面說法做的,不是泛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