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怎麼會有揚州之屠!”
朱頤垣大驚,“舅舅,你沒有騙我吧?”
葉廷蘭微微一笑,他扭頭看了看另外一個大和尚,這位一直沒有說話,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巨大的耳朵,又白又大,還真有點佛爺的意思。
“大外甥,這位閻爾梅先生,曾經率領七千兵馬,前往揚州,面見史閣部,像他建言獻策。”
朱頤垣更加驚訝,“您見過史閣部?”
閻爾梅點了點頭,“去年的時候,我散盡家財,招募七千鄉親,前往揚州助戰。我曾經向史閣部建議,主動攻取徐州,只要佔領徐州,就能和榆園義軍聯絡,然後一同謀取山東,足以抵禦清廷,光復中原。奈何史閣部不聽,我也是無力迴天。”
朱頤垣稍微思忖,如果真的按照閻爾梅的設想,至少弘光朝廷還能多一道防線,那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朱頤垣微微搖頭,“史閣部縱然是良臣,多方掣肘,也是有心無力。”
聽朱頤垣這麼說,閻爾梅打起了精神,“我追隨史閣部時間雖然不久,但南方諸公沉溺內鬥,不分輕重,不識大局,皆是亡國之臣。我羞於和他們為伍,決定返回沛縣老家,招募豪傑,和清廷周旋,所幸有潤山兄指點,讓我來山東看看。”
潤山?
葉廷蘭忙解釋,“這位潤山先生,名叫葉廷秀,算是我的堂兄。見到了閻先生,我就準備為了抗清大業出力。我們本想聯絡各地義軍,摸清楚狀況。前幾日聽聞有人殺了張至發的子侄滿門,因此過來檢視,走到半路,想起大姐,所以我過來瞧瞧,真是沒有想到,能打進張家,就有大外甥的功勞。”
朱頤垣這才明白了前因後果,沒想到自己的親舅舅,也投身抗清了,他帶來的這位閻先生,更是見過史可法。
朱頤垣頓時有種找到了組織的感覺,他眉頭微皺,“方才說到榆園義軍,他們又是怎麼和清軍周旋?難道只是靠著榆林遮蔽嗎?”朱頤垣第一時間,打聽經驗。
閻爾梅感嘆道:“榆園義軍弟兄,確實了得。他們在榆園地下挖掘地道,長達幾百裡。韃子兵來,藏身其中,而後出其不意,攻擊韃子弱點。榆園有百里榆樹林,韃子的騎兵施展不開,又有地道神出鬼沒,專門打韃子的弱點。倘若史閣部能夠北上徐州,和榆園義軍連成一氣,又何至於揚州遭難,數十萬軍民百姓,慘遭殺害!”
朱頤垣聽到這裡,已經驚得張大嘴巴,說不出話。
腦袋裡只剩下三個字:地道戰!
就在山東曹縣,有百里榆樹林,在榆林下面,還有綿延百里的地道。
又有近百萬軍民活躍其中,利用地利,抗衡清軍!
倘若是真的,真是可以羞死應天諸公了。
閻爾梅自然沒有撒謊,這一支榆園義軍一直堅持到了順治八年,比弘光和隆武加起來還長得多。
而且清軍一度奈何不了榆園義軍,還多虧了那位大才子侯方域,他給清廷總督出主意,掘開河堤,放水淹了榆園義軍的地道,這才徹底剿滅這一支頑強的抗清力量。
朱頤垣在仔細詢問,確定實情之後,整個人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說誰清軍入關,中原百姓就投降了?
光是齊魯大地,有名的義軍,就有幾十支之多。有宗室子弟,有大明的舊將,有李自成的部下,有生員,有普通百姓,甚至是山賊草寇。
在這個生死危亡的關頭,挺身而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們不光有勇氣,還有智慧。
你敢相信,在明清之際,他們居然開發出了地道戰的打法。
這個訊息對朱頤垣來說,絕對是顛覆性的。
他終於打消了最後一絲疑慮,堅定了念頭。
他想過,要不要先發展點人馬,然後向南逃跑,投靠南明。
奈何南明的這幫蟲豸,無藥可救,一句話,完顏構跟他們比起來,都算是英明神武了。
自己去了,多半死路一條,運氣好點,也就是逃到海外,苟延殘喘。
朱頤垣真實想法,是留在山東敵後,聚攏民心,跟清廷周旋。畢竟他上輩子在軍營服役好幾年,前輩的游擊戰術耳熟能詳。
但是朱頤垣還有個最大的疑慮,那就是明末的老百姓,當真能組織起來嗎?
他憂心忡忡,始終不敢和鄉親們挑明。
可是當聽到榆園義軍的訊息,朱頤垣再也沒有猶豫。
因為他意識到了,或許榆園義軍最後敗給了清軍,但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