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口氣誅殺了這麼多人,朱頤垣的身上,也染了一層血色。
接下來的形勢會越來越嚴峻,過去又謝遷在前面頂著,包括晏子賓那種地方官,甚至會替朱頤垣隱瞞,免得上面知道。
這也是官吏的秉性,遇到事情,先是捂蓋子,只要不在自己手裡炸開,就萬事大吉,所謂百言百當,不如一默。
但事到如今,先後斬殺了兩支綠營兵,又砍了好幾個將領,還霸佔了三縣的地盤……無論如何,也沒法裝糊塗下去,清軍的大規模剿殺,很快就會到來。
雖說清廷剛剛入關不久,一切都很混亂,內部滿漢衝突,爭權奪利。但是不可否認,作為一個入關成功的政權,清廷的效率遠不是大明能比。
清廷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就比如清廷能派出洪承疇招撫江南,這就是一招絕妙的好棋,如果用在山東,又會怎麼樣?
再比如,新泰官紳一齊投靠朱頤垣,那是因為跑馬圈地,太不得人心。
可假如清廷收回了圈地的政策,反而赦免士紳罪過,又會怎麼樣?
畢竟相比起清廷,朱頤垣還是太弱小了,人家隨便拿出幾招,就能讓他疲於應付。
所以朱頤垣要趁著這個機會,進行徹徹底底的整編,不光是兵馬,還包括地方,務必要全部動員起來,方方面面,沒有任何遺漏。
結成一張綿密的大網,才能真正抗衡清廷。
“東山公,在下有個請求。”
趙士哲忙道:“朱僉事,你有什麼要求,只管吩咐,老夫必定全力以赴。”
朱頤垣道:“我想請東山先生挺身而出,召集三縣文士,進行考試,能為官為官,能為師為師,治理地方,教育孩子,宣講我們的主張……東山公,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幫忙?”
趙士哲吸了口氣,前面他幫朱頤垣不少忙,也給孔家寫信,要求降低田租……但他到底沒有接受朱頤垣的官職,這就留了迴旋餘地。
其實在明清之交,有太多參與義軍活動的文人,包括那位水太涼、頭皮癢,在失去了清廷的恩寵之後,也積極聯絡抗清力量,還曾經捐過錢,清廷也沒有殺了他。
但是,如果真的接受了朱頤垣的官職,並且正兒八經站出來做事,那就不同了。像趙士哲這種,有親族,有門生,好友遍及各地,他可以從賊,但是不能不考慮這些人的安全。
“朱僉事,老夫矢志抗清,此心不改。但我確實有親眷在掖縣,另外山左大社尚有許多文士,其中不乏抗清志士,我也需要勸說他們,一起來投奔僉事……少不得要告辭些日子,回鄉安排,然後我再來追隨僉事,把這條老命拼上,也在所不惜。”
朱頤垣點頭,倒是宋繼澄,他直接道:“這事交給我吧,讓我來。”
朱頤垣一愣,“萬柳先生,您也有家族……”
沒等朱頤垣說完,宋璉輕咳道:“僉事,我們父子已經被逐出族譜,不算宋家人了。”
朱頤垣一時愕然,宋家乃是大族,最近幾代人裡面,光是進士就出了五個,舉人九個,其餘秀才多達幾十人。
放在山東,不敢說第一,那也是名列前茅。
但越是這種大族,在這個關頭,就越是南轅北轍,有人選擇積極支援義軍,也有人選擇隨分從時,歸降了清廷,當個新朝好官,也有隱居不出,默默終老。
你說這是大家族的謀劃也好,說是人各有志也罷。
劉皇叔不也沒有因為諸葛家老大在東吳,老三在曹魏,就怠慢了諸葛亮。
“既然如此,那就請萬柳先生辛苦一下,安排考試,招募文官,招募教師,辦學堂,教育孩子。”
宋繼澄眉頭微皺,“僉事,眼下軍務緊急,是不是等著安穩一些,再考慮辦學的事情?”
朱頤垣搖頭,“不能這麼想,辦學的目的是培養人才,也是給我們的子弟提供一條往上走的道路,還是讓鄉親們明白更多道理,掌握更多本事。既是辦學,也是宣揚主張,爭取人心。越是局勢嚴峻,就越不能放鬆。不光是百姓,就連軍中都要設立隨軍課堂,建識字班。讀書明理,不再渾渾噩噩,這是建立子弟兵最關鍵的一條。”
宋繼澄聽到這裡,似乎明白了朱頤垣的用意,急忙點頭,“好,我這就籌備。”
朱頤垣講個普通人家的子弟一條上升通道,何嘗不是給士紳子弟一條通道,一味壓制,人家肯定不會忠心的。這點朱頤垣想得很清楚,如果李自成進京之後,能稍微對那幫混蛋文臣客氣點,沒準就不會敗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