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配“讀書人”之名,李杵他們四位皇子對其小懲大誡,並不傷大雅。
李存這才網開一面,只將李杵他們四個全都丟到軍中管教。
類似的事,比比發生。
因此,李標在李存的兒女當中很有威望,大家都服李標這個大哥。
至於那些大臣被李標感動什麼的,其實都是扯蛋。
主要是,被當世大儒教導大的李標,忠孝守禮,重視文治,不像李存這樣,把文人當成工具人,用的時候就找出來,不用的時候就晾在一邊,因此,文人大多推崇李標,也願意為李標背書,說李標其仁慈天性然也,將來必為明君。
關鍵,兩年前,李存突然要去南巡,讓年僅十三歲的李標監國。
在群臣苦勸無果了之後,李存留下一道聖旨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然後就率領東海水軍和虎賁軍南巡去了。
李存走後,李標展現出來了極專業的處理國事的素養。
那時,很多後知後覺的人才知道,李標從十歲時起,就被李存帶在身邊,看著李存處理政務,甚至是看著李存處理國家大事,十一歲的時候,李存就開始教李標批閱奏章,讓李標參與到處理國家大事當中,十二歲的時候,李標就已經開始幫李存批閱奏章,甚至幫李存處理簡單的國家大事。
當然,那時的李標,還是太稚嫩了,讓他一個人處理國事,還是太過兒戲了,所以,李存將李綱、劉彥宗、時立愛、趙鼎、陳康伯調回來,同呂將、張世、錢載、唐恪、張邦昌、李光、宋江一塊,組成了十二大輔政大臣,幫李標一塊處理政務和國家大事。
也該李標少年成名。
當時,金人也不知道是怎麼知道李存人不在京師的訊息的。
恰巧,那時完顏宗翰想要幫完顏亶造勢,於是同完顏亶一塊帶五萬精騎到松亭關外“借糧”。
前線在第一時間將這個訊息傳回大乾朝廷。
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得知金人在這個要命的時候前來借糧,頓時就吵翻了天。
有人主戰,認為應該向以往一樣讓岳飛、韓世忠、蘇東率軍出關迎戰,免得被金人看出大乾王朝的虛實。
有人主和,認為完顏宗翰勒索的一百萬石糧食,對大乾王朝而言,九牛一毛,不如先給完顏宗翰,施以緩兵之計,等李存回來,再從長計議。
還有人主張,趕緊用電報將李存請回來,主持大局。
那時,大乾王朝的電報還不發達,最遠也就能傳七萬米左右。
不過這沒關係,因為,大乾王朝的情報部門,還是可以藉著大乾王朝強大的驛站系統,將長途電報變成一段又一段的短途電報。
這可比原來的飛奴傳書傳遞資訊快多了。
哪怕是將訊息從京師傳到定南路,有幾個時辰,也足夠了。
另外,當時大乾王朝的遠航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除了更多更先進的航海技術被特別重視遠洋航行的大乾王朝的官私研究人員研發出來,大乾王朝的造船技術在大乾王朝建國的這十幾年間也得到了質的飛躍。
木船的缺欠表現為速度慢,運量增加受限,抗風浪能力欠佳,人工動力小,天然風力動力使提高艦船的速度受影響等等。
而以現在的工業科技,純鋼鐵鉅艦,又太過沉重了,動力問題也不好解決。
於是,在李存提出鋼鐵鉅艦和蒸汽機的概念不久,大乾王朝就研製出來了既帶有風帆又帶有蒸汽螺旋槳的鐵包木船。
這種鐵包木船,雖然跟後世的鋼鐵鉅艦沒法相比,但其從內部設施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提升。
後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了鐵包木船的堅固性、大運量、抵抗風浪能力等優勢,遠遠大於純木船。
李存當時的座駕,就是當時最先進的鐵包木寶船。
四十四丈長、十八丈寬、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船體外面和部分主體結構包有當世最先進的鋼鐵,並配有當時最先進的蒸汽螺旋槳十二對,最高時速可達四十五公里。
哪怕不一個港口一停,李存的座駕也能一鼓作氣的從定南路駛回南京,而且耗時最多三天三夜。
當時,大乾王朝的大臣們很快就達成一致,選擇請李存回來主持大局。
可讓大乾王朝的大臣們傻眼的是,李存竟然早在三天前,就率領東海水軍以及虎賁軍從定南路出發前往皇子大陸去了。
這可嚇壞了大乾王朝的滿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