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思。
而李標輕而易舉的就暴露了自己對貪官汙吏的態度,很明顯的是犯了帝王的大忌。
想到李存教他的帝王術,李標終於意識到,他真的錯了。
見李標認識到了這一點,李存才又說:“還有,君無戲言,你如此說了,若不如此做,定會影響你的威嚴。”
李標聽言,說:“兒臣本就來就想殺光這些貪官汙吏,何談有損兒臣威嚴?”
李存說:“這便是你更錯之處,因為你根本沒有想過有些人是不能殺的。”
“?”
李標不解:“他們皆貪腐成性,為何不能殺?”
李存很平靜的說:“因為朕不會讓你殺。”
“這……”
李標頓時啞口無言。
李存說:“他們是罪大惡極,死不足惜,但他們中有人卻於我大乾有大功,你可以抄其家問其族,卻不可趕盡殺絕,不然世人便會認為朕嗜殺無情,卸磨殺驢,以後誰願為朕效命?”
李標不服:“可我大乾法律……”
李存打斷李標說道:“你並非大臣,而是儲君,未來的皇帝,豈可盡以法律行事,你要學會運用“法外開恩”。”
見李標一臉疑惑,李存不厭其煩地跟李標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其實只是說說而已,你要切記,天下一切臣民,都要以天子為核心,天子說的話就是法。要維護絕對的統治地位,就必須貫徹這種“法”。而要貫徹這種法,就算自己不願意,只要有人膽敢冒犯至高無上的“法”,不遵從天子的話,那麼就一定要死。因為“法”一旦被冒犯,即便是天子也不能當做沒發生,否則就會失去震懾力和執行力。”
李存又明確跟李標說:“哪怕是皇后、皇子或者是大功之臣,亦或者是得力宰執、你所寵信之人,誰敢越界就註定要死。”
“可是反之,只要沒有越過這樣的界線,就可以適當的,抓大放小,你要懂得做人留一線。”
李存又用趙佶和趙桓給李標舉例。
“雖然趙佶和趙桓都是昏君,但兩者的下場卻完全不同,前者,哪怕是到了現在,仍就有人在維護他,後者,則徹徹底底地成了孤家寡人,歸根究底就在於,趙佶在位時,做到了不殺大臣,也就是趙宋王朝一直推行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而趙桓卻是連曾經幫過他的梁師成都誅殺,讓人心寒,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李存教李標的這些帝王術,肯定談不上公平公正,但在這個封建社會,要想維護自己的統治,那就肯定得維護封建統治的有序,即恢復周禮所提倡的等級分明、尊卑有序,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還有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之類的。
李存承認這一套封建理論很落後,但它對於封建統治確實很管用,否則,要是搞人人平等什麼的,那大乾王朝這個封建王朝可能就會崩塌,關鍵,這個時代的民眾可能也接受不了這個“歪理邪說”。
再一次聽李存教導他帝王術,李標終於徹底明白了他真的做錯了。
同時,李標也不禁感慨,也就是他是李存的親兒子,又是李存選定的接班人,否則這樣的帝王術,李存肯定不會教他。
見李標總算明白了,李存又說:“這又體現了,你事事親力親為的一個壞處,你看,如今事情有變,你說朕該與不該打擊你的威望?”
“這……”
李標頓時就被難住了。
李存見此,搖搖頭,然後將一張上面寫滿了幾十個名字的名單交給李標,說:“對外就說,下面那幾十個檢舉有功,故而從輕發落,還有不要罪及家人了,過段時間朕搞個特赦,就叫他們回鄉種田罷,上面那十幾個不要再進一步深究了,叫他們自己來跟朕請求告老還鄉。”
李標一想,反正這些人的家也抄了,以後也沒法當官了,那就放他們一馬好了,於是老老實實的應道:“諾。”,然後將名單接了過去。
李存又說:“你犯得第三個錯誤是,被眼前之事矇蔽了雙眼,做事衝動,不記後果,且不懂得善後。”
已經連著犯了兩個大錯的李標,這回真的是清楚的知道,跟李存相比,他的道行實在是太淺了,所以他趕緊虛心請教:“求父皇教兒臣。”
李存點點頭,肯定了李標的態度,然後才說:“你一下子處理了這麼多官員,耽誤政事不說,可想好了由誰去替代他們?”
李標一聽,不禁面露尷尬!
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