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將鍋全都甩到了朱勔等兩浙地區為他收斂花石綱的人身上。
寫完趙佶的御筆了之後,劉韐等人又以宣撫司的名義寫下了招降榜文。
榜文是這樣寫的:
近來狂寇竊發,四處燒殺搶掠,為害一方,朝廷哀兩浙良民,深罹塗炭,今宣撫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南下剿匪,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若有無知之人被迫脅從,亦或受花石官吏連累,實屬有情可原,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
兇賊眷屬,賊中徒伴,若有從良之心,朝廷必降下招安,前罪皆免,一切不問。
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鎮江城、江寧城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緡,大宅一區……
童貫下令從揚州當地招募勇士,讓他們攜帶榜文渡過長江,深入到兩浙地區,四處張貼散發。
同時,童貫又嚴令各軍嚴防死守,絕不能讓虎賁軍再過長江。
以宣撫司名義頒佈的招降黃榜,陸陸續續地散發到了兩浙地區。
童貫等人在揚州耐心等待著好訊息。
可是,幾天過後,不見對面有半點動靜。
童貫等人心裡就是一沉,知道兩浙的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趙宋在這裡徹底失去了民心。
劉韐建議童貫,不能再這樣乾等下去了,應該馬上派人去歙州和江寧府,直接去找方臘和李存,對兩大賊首發出招安邀請,勸他們不要負隅頑抗,接受朝廷招降,坐享榮華富貴。
童貫覺得這個建議不錯,於是他親自起草了兩封內容差不多的信。
信是這樣寫的:
“太傅、領樞密院事、充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童貫謹致書方臘/李存閣下:
蓋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心者,可以立國,失人心者,罔克守邦。
今大宋繁榮昌盛,雄兵百萬,天子聖明,通達古今,並無存亡危機,望汝洞然深悉。
善為計者,因敗以圖成,轉禍以為福,若能開門以迎降,使汝世世不失尊位,兩浙之人亦無蹈斧鉞之患,如其不然,當議進兵。
汝勢蹙事窮,天厭人離,欲南走則無所歸,欲北歸則安可得,當此之際,雖悔何追?
況區區兩浙之地,必不能守。
汝亦豪傑之士,必有仁愛之心,若能知昔人存亡之機,全兩浙一方之命,其餘陰德與世無窮。貫聞汝之名已久,不敢不以誠相告,惟審思而熟計,勿為庸人所誤。”
信已經寫好,可是,派誰去送信呢?
劉韐說:“此我計也,捨我其誰。”
不想,童貫卻搖搖頭:“方臘、李存皆屠夫之輩,讓與其有關係之人去罷。”
找了好久,童貫才選出了一個跟方臘有過一面之緣的豪傑,然後派那人拿著童貫的親筆信去歙州招降方臘。
至於李存這邊,就容易多了。
童貫派人稍稍一打聽,就找到了好幾十個李存的親戚。
童貫不解,問左右:“李存那賊廝在兩浙這裡勢力恁地大?”
然後就有人跟童貫說,哪呀,李存是個無父無母的泥腿子,一個親戚都沒有,可是李存暴起了以後,在兩浙這裡強搶了一百多個小妾,以至於現在很多世家大族的人都能跟李存扯上親戚關係。
童貫這才恍然大悟。
最後,童貫選了一個據說是李存特別寵愛的小妾田氏的嫡親哥哥帶著童貫的親筆信去江寧府招降李存……
……
……
哥哥們,今天看完,明天別忘了再來看啊。
快的話,明天晚上就能有訊息了。
慢的話,後天也應該就有訊息了。
所以,哥哥們再幫我追讀兩天就好。
麻煩哥哥們了,謝謝哥哥們了,拜託哥哥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