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李清照主動表示不願意進宮,李存自然樂得皆大歡喜。
所以李存對李清照說:“好好好,都依你。”
李清照一聽,立即喜笑顏開!
可讓李清照沒想到的是,李存又說:“不過,就算你不進宮,也還得跟朕走一趟……”
……
半個多時辰後。
李清照跟著李存來到了龍德宮。
當李清照看見了趙佶那堆積如山的文物和書籍以後,立即就露出瞭如同孩童一般的驚喜表情。
看著那一本又一本的孤本和外面已經失傳的書籍,李清照無不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這一刻,李清照很想對李存說:“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黃,卻對菱花澹澹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讓李存晚上再來疼愛她一次。
可李清照到底不是小姑娘了,知道李存給她的已經夠多了,她不能再貪心了。
而李存則對李清照說:“朕欲修纂一部《洪武大典》,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母厭浩繁!以此來彰顯我大乾國威,造福萬代……”
歷史上,中國封建王朝發展到明清時代,不但中央集權的體制發展到了極致,而且經濟水平以及文化造詣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濟與文化上的長足發展,正是集權體制的成果之一。
經濟方面的發展與成就,就先不說了。
文化方面取得長足發展的標誌之一,就是明清兩朝各自編纂完成了一部宏偉巨著——《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
因為有這兩個成功的先例,李存也準備搞一套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如果有條件,李存甚至準備搞一部世界百科全書,為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乃至為整個人類的文化傳承貢獻出一份強有力的力量。
李清照越聽眼睛越亮!
她覺得,李存的這個新穎的想法,簡直太偉大了,一旦做成了,那必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不過,李清照還有些疑慮,所以她喏喏的問:“陛下修纂《洪武大典》時,可會對經典書籍做刪減,亦或是品評?”
雖說《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都是宏偉巨著,但二者其實是有高下之分的。
《永樂大典》其內容注重的是對所收錄各類資料的客觀記錄,只是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文獻做了必要的糾錯和必要的註解而已,並沒有過多的品評。
而《四庫全書》則在收錄原文集的同時,不但人為做了刪減與更改,更是增加了很多的品評。
《四庫全書》之所以對原文更改,則是為了不與忠君愛國的基本意識相違背。
而品評則是以正統儒家思想文化為基本出發點,教誨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要忠君愛國,說教成分很大。
雖然這種說教式品評的文章也出自大家之手,也不乏直切要義,文筆優秀的好文,但教條的東西往往是乏善可陳,甚至是矯枉過正。
而這種對原文典籍的人為更刪,更是對原著的偏頗曲解,甚至是一種褻瀆。
基於這兩點,最後的結果就是,《永樂大典》相對客觀且包羅永珍,而《四庫全書》則摻雜了太多的主觀因素,不免會犯了矯揉造作的大忌。
李存從不覺得,靠一部百科全書,就能教導人忠君愛國。
再者說了,儒家思想雖說能教導人忠君愛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類刻板的忠君思想肯定會過時的。
到那時,就會讓摻雜了太多的主觀因素的大典的缺點凸顯。
也正是因為如此,《四庫全書》的評價比《永樂大典》低了不少。
所以,李存連猶豫都沒猶豫,就說:“朕哪有時間品評這麼多書籍,且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還是對所收錄各類資料進行客觀記錄,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文獻只做必要的糾錯和必要的註解,至於品評一事,誰都可為之,但不要出現在《洪武大典》上,《洪武大典》只供人查閱之。”
聽了李存定下的基調,李清照一下子就放心了。
其實——
之前李清照還在擔心,李存要修纂《洪武大典》,是為了彰顯在其英明地領導下,國力之昌盛以及文化水平之高超,甚至是為了滿足李存帝王的虛榮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