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張浚原打算在軍事上倚靠曲端,但隨著深入的接觸了之後,剛愎自用的張浚對慣喜以下犯上、恃才傲物的曲端產生了極大的反感。
更為重要的是,張浚想要跟乾軍在陝西組織一次大決戰,一戰定乾坤。
可陝西的大多數宋軍將領都不同意張浚的主張,這其中又尤以曲端為最。
張浚召開軍事會議,徵求諸將對大決戰的意見。
軍事實力最強的曲端,當仁不讓的發言:「平原曠野,有利於馬軍,我軍在馬軍放面遠遜於乾軍,且乾軍近來,連戰連勝,銳氣正盛,我軍很難與之爭鋒。故我軍應厲兵秣馬,依山川之險固守。十年後,方可談論決戰之事。」
曲端擔心張浚不懂軍事,接著又詳細解釋道:「高山峻谷,有利於我軍佈陣設防。敵軍雖然驍勇,有重甲鐵騎,但卻不能在山地衝鋒。我軍依託嵯峨之險,扼守關輔之地,縱然敵軍重兵來犯,要想爭奪此土,必絕難成也!」
曲端所說的「關輔」,就是關中平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八百里秦川」。
八百里秦川東瀕滾滾黃河,南依巍巍秦嶺,北有梁山、黃龍山、堯山、嵯峨山、九嵕山、岐山、千山、隴山等組成的北山山系。
曲端所說的「嵯峨」,並非專指嵯峨山,而是泛指北山山系。
宋軍的騎兵遠不如收復了燕雲地區的乾軍。
在狹長的關中平原作戰,宋軍確實難以與乾軍的鐵騎抗衡。
但是,只要扼守北山,佔有地利優勢的宋軍,就完全可以居高臨下地控制關中平原。
事實上,乾軍幾次攻陷長安都不敢久留,就是因為擔心宋軍由北山南下隨時隨地截斷乾軍後路或分割包圍乾軍的緣故。
因此,曲端「依託嵯峨之險,扼守關輔之地」的意見其實是極有見地的。
然而,張浚手下的大部分文官幕僚卻認為,曲端的意見過於迂緩,或是過於怯懦。
張浚更是厲聲說道:「我豈非不知這些?然今乾賊已然捉了陛下,又發大軍來打,若不盡快戰而勝之,我大宋群龍無首之勢蔓延,彼時國將不國矣,故而才不得不舉行決戰!」
雖然張浚說得也是實情,可在曲端等大部分武將看來,目前根本就不是跟兵強馬壯的乾軍決戰的時候,所以武將大多以沉默來應對張浚進行大決戰的主張。
軍事會議也因此不歡而散。
會後,張浚分別找來了反對的將領,重申自己舉行大決戰的意圖,他說:「臨安城雖被乾賊所佔,陛下亦被乾賊所捉,此雖兇險,然臨安城在我大宋腹地,若無援軍致興元府,其早晚必開城投降,故而我才要舉行決戰,只要打退乾軍主力,臨安城中乾賊不攻自破,此我大宋唯一之機也,不抓住,那我等便將成為大宋罪人!」
有些將領不敢強擰張浚的意見,只能委婉的勸道:「陝西士馬凋弊,看形勢非五年之後不可大舉也。」
但張浚仍固執己見,反駁說:「凡事不可拘泥,一旦叫乾軍主力打到興元府,則陛下危矣、大宋危矣,退一步而言之,乾軍只要一日在陝西遊鬥不退,臨安城中乾賊便有希望,定然挾陛下以自保,長此以往下去,我大宋不戰亦會因群龍無首而瓦解。」
得說,從理論上來說,張浚的主張也沒有錯。
所以,在陝西舉行大決戰的事便由張浚一人定了下來。
可曲端卻始終堅持己見,不論張浚怎麼跟曲端說,曲端都堅定地認為現在不能舉行大決戰。
見曲端冥頑不靈,張浚便逼迫曲端交出了兵權,然後將曲端留在宣撫司任參謀。
儘管其他武將心裡也不贊成舉行大決戰,但因張浚決意要舉行大決戰,
又處理了反對得最激烈的曲端殺雞儆猴,其他武將在表面上也就不再反對了,違心地站到了張浚一邊,以絕對服從換得了張浚的賞識與信任。
過了一些日子,有人向張浚進讒言,說曲端對張浚的處置不滿,還預言張浚必敗,並斷定張浚會是趙宋王朝的千古罪人。
這勾起了張浚的疑心。
於是,張浚清算曲端殺同僚吞併同僚部曲擴張一事,將曲端貶官,安置階州閒居。
不久,張浚再貶曲端為海州團練副使,安置萬州閒居。
張中孚、李彥琪因為是曲端心腹,也同時受到了處分——他們被貶為渭州守將。
對涇原軍的高階軍官進行整肅後,張浚任命自己的心腹全權指揮涇原軍。
曲端經營涇原軍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