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 西域有警 (第1/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越交代一番後,換了身打扮,帶著兩名護衛,就往自己的封邑而去。
張越雖然被封為雲陽侯,但封地並非整個雲陽縣,實際只是雲陽縣的一小塊地方。
這一次,張越是想先摸一下底,是以並未通知其他人。
他其實對自己的侯國土地並不太在意,他的未來在西域,不過侯國中的人口卻是他所需要的。
西域什麼都不缺,就缺人,尤其是真正的漢人。
一行三人打馬走了約一個時辰,來到了一個山清水秀的所在。
這時正好有幾名老農在道旁耕作。
“老丈,此地可是雲陽侯國?”張越隨口詢問著路邊一名勞作的老農!
“君子是長安來的吧,此地如今正是雲陽侯國!”
那老農上下打量了一下張越,“君子可是來尋雲陽侯的,那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張越笑道,“某與雲陽侯有舊,正是來訪友的!”
老農道,“這卻是不巧了,這一代如今雖然劃為了雲陽侯國,但云陽侯卻不在此居住……”
張越故作驚訝道,“原來如此,我觀此地面積不小呢……”
老農道,“那是自然,咱們這可是有上萬口子人呢!”
皇帝冊封時,張越的食邑是九百戶。
但從老農口中得知,他的封國內卻有近一千多戶,萬餘口人。
這對他來說可算是意外之喜,如果能夠遷徙一半的人去輪臺。
再加上此次招募的青壯。那麼輪臺漢人的數量就將超過萬人。
有了這些人作為基幹,輪臺就可以歸化更多的外族人。
原本流落在西域各地的漢兒也會逐漸向輪臺匯聚,不出五年,輪臺的人口就可以恢復到三萬以上。
屆時擁有三萬人口和5000漢軍的輪臺,即使遇到匈奴右賢王也可有一戰之力。
不過想要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他也沒想過一次性就遷徙這麼多人口。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想要百姓遷徙到西域,得先讓百姓看到好處才行。
“老丈吾觀此地風景甚美,大家生活應該不錯吧……”
誰知那老丈卻搖頭嘆息,“此偏僻之地,有何美,能飽食才是美……”
張越問道,“可是苛捐雜稅太多?”
老丈搖頭嘆息,“君子有所不知,此地……能不餓死就不錯了……”
老丈的話語讓張越也不知道該如果回答。
他嘆息一聲,取下一串五銖錢,分予幾名老農,心情頗為沉重的離開了此地。
在鄉間轉了一天,又隨便找了幾名鄉中老農進行了交談後,這才回轉府邸。
……
三日後,張越帶著人再次回到自己的封邑。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在白龍魚服,而是提前一天通知了侯國相,這才乘坐著軺車,帶著隨從,大張旗鼓的前來。
封邑內的各亭各里之人在侯國相的組織下,已是早早的聚集在一起,等待著這片土地的新主人。
“拜見君侯!”
在侯國相的帶領下,一眾官吏躬身下拜。
百姓黔首們卻還在遠處等待。
漢朝諸侯國皆有完整的一套管理系統。
在行政職官中,設定相1人,官秩400石;丞1人,秩200石;尉2人,秩200石。
漢初的時候,這些官吏皆是由侯國自行任命,景帝之後則全部改由中央任命。
另外還設鄉有秩、令史、獄史、官嗇夫、鄉嗇夫、遊徼、牢監、尉史、官佐、鄉佐、郵佐、亭長若干人。
分別主管國的吏治、民政、賦稅、訴訟、治安等行政事務。
在侯國家臣職官中,設定家丞1人;僕、行人、門大夫各1人,庶子1人,冼馬、中庶子等。
如果是萬戶侯之國,家臣中還有傅、主簿、舍人、私府長、食官等職官。
不過張越的雲陽侯國只是區區九百戶的小侯國,自然不會設定這麼多官職。
就侯國中那點收入還不夠養活官吏的呢。
如今他的侯國中,只有相一人,尉一人。
下面的鄉有秩、令史、獄史、官嗇夫、鄉嗇夫、遊徼、牢監、尉史、官佐、鄉佐、郵佐、亭長等是原本就由的。
至於家丞方面,更是一個人都沒有。
在侯國相的引領下,張越來到了一個土壩上。
這是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