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賞三軍 (第1/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交河城外,一場規模宏大的葬禮正在舉行。
全軍上下在張越的帶領下聚集在交河城東,士卒們在張越帶領下唱響了國殤。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失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陣亡的將士躺在一口口連夜趕製的棺木中,棺材上覆蓋著一面漢軍戰旗,上面放著陣亡將士生前的武器。
張越面色嚴肅的道:“漢軍不會無辜而死,我等將用敵人的鮮血來祭奠同袍……”
盛大的葬禮結束後,張越首先是大賞三軍。
這一場大戰,漢軍繳獲頗豐,不但奪取了總計超過四千餘的戰馬,而且奪取了車師國王百餘年的積蓄。
車師國王室在西域可一向是以富庶而著稱。
漢軍現在才不過清點了半數,其價值就超過了八千萬錢。
“此戰戰死者賞萬錢田五十畝……傷者五千錢田三十畝……其餘士卒沒有賞千錢田十畝……”
“萬勝…萬勝…”
“漢軍威武……”
大賞之下,三軍皆是歡呼雀躍。
輪臺漢軍大部分人前來西域本就是為了博富貴。
張越的舉動自然正合三軍士卒之意。
重賞之下,軍中氣氛也為之一變,張越把這些看在眼中,心中也漸漸明悟。
頒佈大賞三軍的命令後,張越就把具體的事務交到了蔡汀和潘弘手中。
他現在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軍隊的整編補充;交河城的守禦;還有即將到來的春耕都需要安排人管理協調。
不過在做這些事之前,還有一件事是必須完成的。
張越起身走到了輿圖前,一國的名字出現在他眼前。那就是焉耆。
從日逐王入寇輪臺開始,這焉耆就完全站在了漢軍的對立面。
這些年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漢軍都沒有騰出手來收拾這個小國。
張越和輪臺漢軍如今已經對其忍無可忍了。
“召眾校尉、軍侯議事!”
張越下令道。
很快漢軍各軍侯以上的軍官就全員抵達了他的大帳。
待眾人到齊後,張越也不多話。
“曾”的一聲拔出佩劍,指著輿圖上的焉耆國
“焉耆王慘毒行於民,附從匈奴,攻吾漢軍,甚逆天理,大惡通於九霄!”
“當行天誅,斬王及首。懸首北闕,以示萬里……”
漢軍眾軍官紛紛贊同
“善!”“大善!”
“君侯,某願為先鋒,此戰必破員渠!”早就憋了一口氣的趙意第一個站了出來。
郭開聞言卻是瞪了趙意一眼,“有某在,那輪的到爾!”
說完他轉身對張越道,“君侯,把此事交給某,某保證做的妥妥貼貼……”
眼見郭開站了出來,韓江、王虎等人也不再矜持,紛紛請戰。
張越手指敲擊著矮几,心中卻在快速的思考著。
攻伐焉耆在他看來並不算難,在座的任何一名出擊,皆可輕易奪下員渠,佔領焉耆。
佔領員渠城後如何處置焉耆國,這才是關鍵。
攻伐焉耆更多的是政治和經濟上的考量而非軍事。
經過仔細思考,張越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他對眾人道,“諸君無需再爭,此戰吾當親往之!”
見張越表態,眾人也不再爭論,唯有蔡汀卻是略有所思。
……
三日後,張越留韓江蔡汀以千人駐交河。
自領騎二千六百,材官三千,車三百往徵焉耆。
焉耆王聞漢軍征討員渠,大恐!
強徵國內13歲以上丁口入營,得軍七千餘,以鞬琦為焉耆大都尉,領兵御漢軍。
匈奴童僕都尉,亦召本部騎兵700騎,並北西域諸國兵千餘入員渠。
太始三年春二月。
張越領郭開、耿恕、趙意等並馬步五千六百餘兵臨員渠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