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意外之喜 (第2/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軍之地。
“君侯,東面亦有一處好地,何不在那處也築一墩堡?”這時那鞬琦竟然也出言建議。
“喔,還有何好地?”
“君侯請隨僕來!”
在鞬琦的帶領下眾人很快到了東面四里外的一處地方。
張越看了看四周,感覺確實是一處好地方。
“諸君觀此處如何?”
眾人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一個個向張越告了聲罪,先仔細觀察周圍的地理環境,還有水源等。
大約兩刻鐘左右,眾人才陸續返回。
“君侯此處亦是一個好地方!”首先說話的還是郭開。
郭開說話後,其餘人也是紛紛贊同。
現在兩處地方皆不錯,那麼到底在何處築堡呢。
張越卻是在心中思索衡量起來。
良久他終於露出了笑容,此地如此重要,又何必二選一,乾脆修築兩處墩堡。
心中計較已定,他才出言徵詢眾人意見。
眾人自然選擇同意。
在張越規劃中東西兩面的兩座墩堡皆按照當年修築的龍角堡為標準進行了一些放大。
城牆高度在一丈五左右,寬15步(225米)。
計劃中的墩堡總長度大約200步,泉水正好在墩堡的中央,墩堡內的則需建造供士卒居住的營房、馬廄、倉庫、烽燧等建築。
墩堡雖小,卻可不要小看了它的防禦力,因為想要正面進攻墩堡首先得爬上近百米的山丘。
至於建造材料則因地制宜的以黃土夾雜蘆葦作為主要材料。
張越記得後世自己在旅遊之時就見過這樣建造的烽燧。
做好規劃,張越就命鞬琦徵發1000名焉耆人協助漢軍修築墩堡。
鞬琦接到命令之後,沒有猶豫立即回員渠去辦理此事。
第二日,他就帶著千餘人回到此地。
原來他根本沒有徵發百姓,而是直接把已經解除武裝的原焉耆國兵士帶了過來。
張越滿意的鼓勵了他幾句,隨即就把事情交給他和吳桐處理。
……
另一邊,將作營在對周圍進行探測後也傳來了好訊息。
此地不管是鐵礦資源還是石碳都比預計的更加豐富,最關鍵的是開採難度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