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前因後果 (第1/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始四年十二月,郭開與韓江二人卻是聯袂提前回到了西域。
兩人返回西域後並未自己回駐地而是先到了輪臺拜見張越。
輪臺新城張越府中,一處密室。
郭開、韓江兩人正在向張越講述著長安城中新進發生之事。
“江充與太子發生衝突?”張越驚訝的問道
後世的史書上只是記載了江充擔心太子登基之後報復於他,所以才趁著巫蠱之事陷害太子。
但卻從未記載過,兩人因何事發生的衝突。
“不錯!”郭開道
“據傳乃是今年八月,陛下令秀衣使者清查太子封邑不法事……江充逮捕了太子舍人、洗馬等多名太子近臣……”
張越嘆息一聲道,“某在長安之時就償聞,太子屬中官吏多有不法事,這江充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韓江贊同道,“然,諸官吏被抓後,十縣百姓皆紛紛慶賀……”
張越卻是搖了搖頭,“太子仁善,卻不知百姓疾苦……”
郭開同樣嘆息一聲,面露憂慮之色:“生於深宮,養於婦人之手,亦不知陛下萬年後,大漢當如何……”
一時之間三人皆是默然不語。心中都對太子繼位後的大漢憂慮不已。
良久還是張越首先恢復過來,“那江充就是因此事與太子發生衝突?”
韓江卻是搖頭道,“非也,太子家臣確實多行不法事……陛下因此削太子封邑兩縣……太子殿下親自處置犯罪官吏……”
張越道,“那衝突卻是因何而起?”
郭開與韓江對視一眼,郭開道,“此事卻是與那趙國太子有關!”
張越此時心中已是恍然,“可是江充舉報了那趙國太子劉丹?”
郭開詫異的看了張越一眼,隨即想到了千牛衛,也就不已為意了。
他點了點頭,“正是,十月,江充受命以秀衣使者身份巡視趙國,上書皇帝帝舉發劉丹和姐妹及後宮……皇帝大怒,下趙國太子丹廷尉獄……”
“那劉丹雖然劣跡滿滿,卻與太子交好,太子親尋江充說情,江充卻置之不理……”
韓江這時嘆息一聲,“皇帝處死那劉丹後,太子家令竟然帶人打上門去,把那江充打了個半死……”
張越聞言卻是默然不語,他沒有想到一向溫文儒雅的太子劉據竟然還能做出這種事。
“陛下恐怕很是愉悅吧?”張越嘆息道。
“不錯,陛下不但沒有處罰太子,反而恢復了太子的封邑……”
張越搖了搖頭,他沒有想到江充竟然是因為此事與太子結仇。
張越在心中想道
“巫蠱之禍對太子和皇帝或許是一個父子相殘的殘劇,但對大漢當是一件好事……”
張越此時在心中不免想到了漢元帝。
漢元帝的性格愛好,為人處世與太子劉據很是相似。
史書記載漢元帝多才藝,善史書,通音律,少好儒術,為人柔懦。
宣帝在位時就償言“子不類父!”之語。
宣帝對元帝的評價幾乎與武帝對太子劉據的評價一致。
宣帝多次想要廢除元帝的太子之位,但卻因關東豪強集團的反對以及對妻子許平君的愧疚之情而作罷。
宣帝去世前還曾對左右言,“亡大漢者恐為太子也。”
元帝登基之後,果然一改宣帝之制,親近文官和關東豪強,廢除陵縣制度,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元帝去世不久,原本如日中天的大漢就被王莽取而代之。
張越過了好一段時間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君二人當不是為了此事而提前離京的吧?”
張越回過神來之後問道。
韓江聞言卻是面色肅然道,“此事卻於君侯有關……”
張越聞言不由坐直了身體,“還請公明言!”
韓江道,“陽陵大俠朱安世……遣人示警,太子家令鄭會欲對君侯不利……”
郭開也在一旁補充道,“非唯如此,李公之死當也與彼輩有關聯……”
……
張越與郭開、韓江兩人在密室談論之時。
董飛在安排好精絕之事時,也偷偷返回了輪臺。
“君侯,董軍侯請見?”
因為關係重大,董飛回到輪臺之後,沒有見任何人就直奔張越府邸而來。
張越聽得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