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拜城之屠 (第1/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軍在佔據拜城之後,被洗腦的拜城人並沒有放棄抵抗。
經常會有落單的漢軍士卒被拜城人偷襲。
當一名漢軍都伯死在偷襲之下後,馬漢徹底被激怒了。
他先是封鎖了整個拜城,隨後下達了殘酷的屠城令。
“給某殺,凡有高於車輪者皆斬……三日不封刀!”
殘酷的大屠殺整整持續了天天,隨後漢軍又點燃了整個城市。
原本繁華的拜城徹底消失在了美麗的火光之中……
“漢秉威烈,總率萬國四方胡虜,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這個宣言也隨著這場戰爭和拜城的故事傳遍諸國。
驪駒之死和拜城之屠為這次戰爭劃上了句號。
此戰之後西域南部諸國,再也沒有敢與漢軍對抗的國家。
匈奴人的勢力終於被逐出了南西域地區。
戰爭結束,擺在大漢面前的就是如何處置龜茲和姑墨兩國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暫時還不是張越可以自行處置的。
他派兵控制住了兩國後,立即讓人寫好戰報連同驪駒與姑墨王的人頭一同送去長安。
接著就是等待皇帝和長安下一步的命令。
……
張越率軍與驪駒的聯軍進行大戰時。
李廣利率領的漢軍主力軍團與且鞮侯單于率領的匈奴大軍在餘吾水南岸同樣爆發了一場大戰。
歷史上這一戰李廣利率兵與單于大軍連續交戰十餘日後,因糧草不濟被迫撤兵而還。
這一時空因為張越的亂入,漢軍在河西四郡的屯田大獲成功。
漢軍攜帶的糧草更多,因此大戰也比原時空更加激烈。
雙方這一次大戰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匈奴人被迫退到餘吾水以北,但漢軍也就僅限於此了。
李廣利雖數次率軍渡過餘吾水,但最後也都被擊退。
無奈之下,李廣利只得引軍而還。
從五原出塞的韓說所部,則壓根就沒有遇到匈奴人,當收到李廣利退兵的訊息後,也率軍退回了五原。
從雁門出兵的公孫敖在草原上遭遇到了匈奴左賢王部的主力。
公孫敖不愧他百敗將軍的名頭,雙方激戰三日,公孫敖作戰失利,士兵死傷大半,不得不撤兵而回。
說起公孫敖此人在大漢也是一個傳奇人物。雖然能力一般但後臺卻很硬。
他出生於北地郡義渠縣,最初以騎郎的身份侍奉皇帝劉徹。
公孫敖與漢武帝寵妃衛子夫的弟弟衛青關係很好,建元三年(前138年),衛子夫懷有身孕,引起漢武帝皇后陳阿嬌的嫉妒。
陳阿嬌的母親館陶大長公主劉嫖意圖殺害正在建章宮當差的衛青。
公孫敖聽到訊息後,率領壯士趕去救下衛青,使得衛青免遭一死。
有了這樣的關係公孫敖從此平步青雲。
衛青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也竭盡所能幫他獲取戰功。
短短時間他就由小小的騎郎升為騎將軍。
元光六年(前129年),他與驍騎將軍李廣等各率一萬騎兵,出擊匈奴。
結果慘敗,損失了七千騎兵。本來應該被斬首。
在衛青請求下皇帝才改為繳納贖金恕罪,不過也被廢為庶人。
衛青擔任大將軍之後,想起了這位救命恩人,又把他提拔為軍中校尉。
元朔五年春天,公孫敖跟隨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因戰功受封合騎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元朔六年,公孫敖擔任中將軍,隨同大將軍衛青兩次從定襄出兵攻打匈奴,但未立戰功。
元狩二年夏天,衛青又舉薦他為將軍與驃騎將軍霍去病從北地郡出兵,攻打匈奴。
結果公孫敖居然在沙漠中迷路了,而霍去病孤軍深入,越過居延海,抵達祁連山,殲滅匈奴三萬多人。
公孫敖因延誤與霍去病約定的時間,再次判處死刑,這一次還是大將軍衛青把他保了下來,只是繳納贖金廢為庶名。
元狩四年,公孫敖再次擔任校尉,跟隨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但沒能立下戰功。
著名的受降城就是公孫敖在太初元年的時候修建的。
這一次皇帝命他出塞,是對他給予厚望的。
匈奴左賢王所部實際上在衛霍時期就已經被大殘了。
如今的匈奴左賢王實力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