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何患無辭 (第1/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初元年十月初五,趙廣漢與吳桐兩人終於回到了輪臺。
為了表彰兩人的功績,張越在輪臺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
儀式上兩人也被正式任命為漢軍曲軍侯。
其中趙廣漢擔任騎兵前曲軍侯,而吳桐則被任命為材官左曲軍侯。
不但如此兩人還因功被拜為左庶長之爵。
宴會上兩人皆是歡喜的痛哭流涕,昔日在樓蘭戍邊之時,兩人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有這麼一天。
此刻兩人內心皆是澎湃不已,皆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宴會之後,兩人避開眾人,來到了張越的府中。
“拜見君侯,僕趙廣漢(吳桐)願為主公牛馬走……”
兩人竟然想要成為張越的門客。
這卻讓張越犯了難,當年他收郭開和楊友為門客,那是因為郭開和楊友當時都是地位低下,而且自己也不太懂規矩。
但現如今自己已經是千戶侯,而趙廣漢與吳桐也已經是大漢中層軍官。
現在收兩人為門客,卻是很範忌諱之事。
當今皇帝的脾氣秉性是眾所周知的。
皇帝對權力看的是非常重的,決不願意與任何人分享權力。
因此對公侯大臣收養門客是極其厭惡的。
身為大司馬大將軍的衛青身前也不敢收養門客,就是怕引起皇帝的忌憚和不滿。
可就算是這樣,皇帝在衛青死後還是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把衛青留下的長平侯國給除國了。
幾年後更是藉著巫蠱之事,誅了衛青九族。
如果被皇帝知道自己收養門客,而且還是大漢中層軍官,那自己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雖然不至於身死族滅,但丟官罷職卻是少不了的。
但收下兩人好處也不少,不但可以大大加強自己在軍中的根基,而且對圖謀整個西域也有著莫大的好處。
“請為主公牛馬走……”
趙廣漢與吳桐兩人見張越始終猶豫不決,再拜道。
張越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冒險收下兩人。
比較西域遠離長安,平時多注意一些,當無大礙。
雖是如此,他也再三告戒兩人不要洩露了三人的關係。
“諾”
兩人見張越收下自己,答應一聲,喜笑顏開的從地上爬了起來。
……
轉眼之間已是太初元年十月,當第一場雪到來時,楊友領著一群若羌人來到了輪臺。
隨同他們一起的還一千多匹駿馬和2000餘斤鐵。
“友,拜見君侯!”
張越哈哈一笑上前扶住他的手臂打算把他扶起來。
誰知楊友面上竟然露出痛苦之色。
張越一驚,“楊友,因何受傷?”
楊友笑了笑道,“勞君侯掛牽,半道遇馬賊襲擊,不留神中了一箭……”
“爾等在何處遇襲?”張越問道。
楊友答道,“這次本想抄近道早日回輪臺,未成想竟在驩泥遇襲……”
“驩泥!”張越詫異的反問,隨即吩咐侍衛。
“把輿圖搬上來!”
“諾!”
“楊友,驩泥可是在此處?”
“正是!”
“敵方人馬多少?”
楊友道,“當有百餘騎……”
張越盯著輿圖久久不語。
從輿圖上看,這驩泥就在後世的若羌縣。
如今正好處於鄯善、若羌、且末三國的交界處,典型的三不管地帶。
“楊友,爾可知襲擊爾等的是何人?”
楊友搖頭道,“不得而知,某曾向同行的允虎相詢,彼也言從未曾見過這群馬賊!”
張越思索片刻,發現楊友還在一旁安靜的等待。
隨即微笑道,“趕緊去治傷吧……”
“多謝君侯!”
楊友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了。
楊友走後,張越卻對著輿圖沉思起來。
“襲擊楊友的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這驩泥所處位置相當偏僻,往南不過幾十里就是阿爾金山。
沿著河道往北是鄯善,往南則是且末與小宛國。
且末國與小宛國在典屬國的資料上都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國家。
且末國戶不過二百三十,口不過千六百一十,勝兵三百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