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人口危機 (第1/2頁)
公孫無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龐義正色道,“君侯此言當真!”
說完他自知失言,起身拜道,“君侯請恕下吏無狀……還請予那新犁一觀……”
張越道,“無妨,龐君稍待,……”
龐義雖然著急想要一觀新犁的影象樣貌,但也只好先行等待。
張越卻是轉身向趙挺問道,“趙君,輪臺水利進展如何?”
趙挺道:“啟稟君侯,如今輪臺水利已經完成百餘里的修築……只是那井渠頗耗人力卻是進展不大……如今僅有十之二、三的田地可進行灌既……”
張越在心中盤算一番後道,“如此說來,至少需5000以上的人力方可!”
趙挺道,“確實如此!”
張越雙手一攤,“如今新入輪臺之民雖有七千之眾,青壯約四之三……然諸君皆欲多取人力!如此還請諸君先為規劃……明日再議此事!”
“唯!”
眾人只得答應一聲,紛紛回去準備計劃書,爭奪更多的人力資源。
……
眾人離開後,張越獨獨把龐義留了下來。
隨後帶著龐義到了自己的書房。
張越憑著記憶把後世用的犁具的樣式劃了出來。
“龐公,還請觀之!”
“好犁!好犁!妙…實在是太妙了,不知是哪位高材竟能做出如此好犁……”龐義興奮的拍著雙腿。
張越也不知道怎麼解釋好,只好說自己是偶然見過,就記下來了。
“龐公以為此犁如何?”張越問道。
龐義低頭思索著,張越在一旁耐心等待。
良久,“哎!”龐義無可奈何的嘆息一聲。
張越問道,“龐公難道此犁有何不妥?”
龐義嘆息一聲,“非也,此犁甚佳,只是吾等難制啊!”
張越一愣,“這是為何?”
在張越看來這犁具製作並不複雜。
後世自己年幼時就見鐵匠們輕鬆就可以打造出來。
龐義取過圖紙道,“君侯請看……此犁打造起來並無困難,只是卻需要大量的鋼鐵……”
隨著龐義的解說張越恍然大悟,原來還是材料的問題。
要製造後世的犁具需要大量的熟鐵和好鋼,熟鐵雖然同樣緊缺,但到處湊一湊還是能弄到一些的。
但鋼在工業時代開啟前都是極其昂貴的存在。
而且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即使在關中也是萬難。
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此犁雖好,但太貴,咱玩不起啊。
張越沒有想到竟然是這個問題,他思忖片刻道,“可否改進一二?”
龐義捻著鬍鬚道,“或許可以!”
這時張越靈光一閃,忽然想到了後世的另外一種相似的犁具。
他趕忙畫了出來。這次他畫出的豁然就是後世頂頂有名的曲轅犁。
曲轅犁,是唐代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
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實際上後世農村使用的犁具也是在曲轅犁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的。
最關鍵是曲轅犁並不需要使用鋼,完全可以用青銅替代,只是耐用性差一些。
“龐公,如此可行?”
“善…大善……君侯高材吾不及也!”
“此犁一出,君侯當流芳百世……”
……
“哎”
夜半張越嘆息一聲,站起身來。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他終於看完了各個部門送來的規劃方案。
經過近五年的發展,輪臺人口已經達到了000餘,青壯丁口更是高達17000餘人。
然而,對輪臺來說,人力仍然奇缺,另外人口性別問題也始終困擾著輪臺。
張越雖然透過粟特商人,大力購買女奴,又透過各種手段從從龜茲、姑墨、于闐諸國吸引女性前來,但輪臺的性別比還是處於驚人的1:4的高位。
如何才能解決輪臺的人口問題呢?
持續性的從中原地區移民這當然是必須的,但只靠著移民速度卻是太慢,且效果會越來越差。
心中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