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熔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何時候都會給自己留一手。

好東西從來都是藏著不讓客人看。

這果然是華夏人自古以來的傳統思維和習慣。山口多聞在心裡暗自感慨著。

身為日本海軍首屈一指的航空專家,山口多聞對航空兵的使用深有研究。也是日本海軍將領當中堅持“航母派”作戰軍事理論研究的領軍人物之一。

“白起”號的斜甲板設計,讓山口多聞一眼就看出這種別具匠心的飛行甲板設計,比大和級航母的直通甲板更實用更安全。

雖然大和級航母採用的是右舷艦島佈局,但山口多聞還是看到了這型航母存在的缺陷。

航母上沒法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作業;著艦飛機一旦失控,很容易同航母艦首的停機區域,造成大量飛機被毀;即使是安裝有阻攔索,仍然有大量飛機衝向艦首。

東華皇家海軍這款名將級新型航母,為其飛行甲板增設了一個同航母的縱軸呈一定夾角的區域:後端起始點在艦尾,前端著艦設定在左舷的側方。

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艦載機在這個區域著艦的時候,即便是沒有勾住阻攔索,也不會衝到艦首的停機區域,而是從舷側復飛或落入海里面,把艦載機著艦時有可能釀成的毀機事故率降到了最低。而且,在戰時任務緊張的時候,還可以實現起飛和著艦同時進行。

山口多聞不由暗自為這種獨特的設計喝彩。很顯然,這無疑是華夏人傑出智慧的又一次驚·豔體現!

也不知道陳紹寬是出於顯擺心態還是其它想法,他在把山口多聞、山下奉文等日軍軍官請上艦島後,特意安排了東華皇家海軍航空兵進行起飛著艦同時進行的訓練表演。

起飛八架,著艦四架。最後起飛的那四架f-4m改艦載戰鬥機,先是在在己方戰艦群上空盤旋了一圈,然後一起掉頭朝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所在方向飛去。在快接近日本海軍第三艦隊編隊時,這四架f-4m改艦載戰鬥機忽然降低,加速,眨眼間便突破音障,從日本海軍艦隊上空一百米低空閃電般一掠而過。

噴氣式戰鬥機超低空超音速通場,無論哪艘戰艦上的水兵都不好受。

很顯然,這是東華皇家海軍用行動在氣勢上再壓了日本海軍一籌。

戰鬥機突破音障時所產生的音爆雲,讓所有抬頭觀望的日本海軍官兵都驚呆了。

戰鬥機竟然披上了雲霧形成的白紗!這簡直是太玄奧了!

“白起”號航母艦島上的山口多聞、山下奉文等都看到了那四架東華皇家海軍艦載機機身突然籠罩的不同形狀雲霧,這似乎已經超出了他們對航空知識的認知。

“陳司令,請問那些戰機機身凝聚的雲霧是什麼?”山口多聞實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好奇地望著陳紹寬問道。

“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稱之為音爆雲!”陳紹寬臉顯得色,侃侃說道:“當戰機的速度接近音速時,就有可能逐漸追上戰機發出的音波。此時,由於機身對空氣的壓縮無法迅速傳播,將漸漸在戰機的迎風面及其附近區域積累,最終形成空氣中壓強、溫度、速度、密度等物理性質的一個突變面:激波面!

激波的形成是超音速飛行的典型特徵。激波面將增加空氣對戰機的阻力,這種因為音速造成提升速度的障礙也就是1740年歐洲人羅賓斯提出的聲障現象,我們稱之為音障。如果戰機無法突破這層音障,空氣形成的堅固‘牆壁’會把戰機撞得粉碎!一旦突破了,戰機所發出的聲音的密度波就無法跑到戰機前方,所以就全部疊在機身後方,莆成了圓錐形狀的音錐。

當這種爆震波傳到時,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那種所有累起來的聲波爆發出來的轟然巨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音爆!這時候,就會發出一種以戰機為中心軸,從機翼前段開始向四周均勻擴散的圓錐狀雲團。這是由於激波面後方以氣壓降低導致溫度的降低,引起的水氣凝結導致的。水汽凝結變成微水的水球后,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雲霧般狀態。”

“這種噴氣式發動機戰機竟然能突破聲障!”山口多聞滿眼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飛機的速度能超過聲音的傳播速度?!天照大神在上,這豈不是意味著你們的戰機最大飛行速度超過了1193公里每小時?這怎麼可能?!”山下奉文的物理知識顯然也挺不錯,臉上充滿了匪夷所思的惑然。

“呵呵,這款不久前才加入我們大東華帝國皇家海軍正式服役的新型噴氣式戰機,海平面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380公里每小時。”陳紹寬洋洋得意地淡然笑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