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熔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義大利陸軍元帥、陸軍總參謀長巴多利奧,義大利王國外交大臣齊亞諾,德國駐東華特命全權大使紐賴特,日本駐東華大使小磯昭國等人,都聽得出眼前這位東華帝國外交大臣顧維君話裡隱含的威脅。

東華帝國方面顯然有些不耐煩了,為了照顧義大利人的情緒,所以專門用這種私人宴會的形式,來向義大利下達最後的通諜:要麼接受我們的條件,要麼就戰場上見高低!

聽到東華帝國終於不再堅持要衣索比亞和北蘇丹,巴多利奧禁不住暗自鬆了一口氣。

入眼齊亞諾神情憤慨地想張口說什麼,巴多利奧趕緊出聲阻止了齊亞諾吭聲,正色說道:“我是本次談判的全權代表和最高負責人,我們接受貴國提出的這個條件!”

聽到巴多利奧這麼一說,齊亞諾只能把快到嘴邊的那些場面話全都咽回肚裡,舉杯仰頭將大半杯紅酒一口飲盡,顯然心情非常糟糕。

紐賴特和小磯昭國互視一眼,交換了一下眼神。

只要義大利能忍住這次的屈辱,不率先向東華帝國宣戰,這對軸心國陣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反正犧牲的是義大利人的利益,又不是德國和日本的利益。

本正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紐賴特和小磯昭國不約而同向顧維君和施昭基舉杯,以示慶賀。

相比於德國而言,義大利真沒有德國那種捨我其誰的野心。

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英法為首的同盟國的經濟剝削和制裁,國民經濟急劇衰落,失業率猛增。

希特勒上臺後,對外政策強硬,對內大力發展經濟,把德國人民帶出了低谷困境。從而使整個德國形成了一個整體意志:那就是討債!把同盟國搶走德國人的所有東西連本帶利奪回來!

在這種同仇敵愾的全民族共同情結下,德國參兵入伍的人特別多。強大的生產力帶動軍工業發展。有兵源,有團結的民族意志,外加德國人嚴謹精確一絲不苟的性格,從將軍到士兵的整體素質都非常高,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當然驚人。

反觀義大利,同為一戰的戰敗國,但它並不是同盟國制裁的重點。所以其國內矛盾並不十分突出,人民依舊是得過且過。

墨索里尼也不具備希特勒那樣的戰略眼光,有勇無謀,個人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始終無法把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兵是強徵的,經濟勉勉強強。軍工業半身不遂。這樣的軍隊,兵無心,將無才,完全如同僱傭軍一般,被強迫著上戰場,完全唯德國馬首是瞻,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說實話,義大利軍隊能打成今天的局面,已經是得到了上帝的眷顧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德國和日本都被程大皇帝的點金手加強太多了,從而使得英國和法國在德軍和日軍的打擊下,損失比歷史同期更為慘重,進而導致了英法兩國的戰爭潛力大幅削弱。

義大利則是乘著德國和日本的得勝東風,在北非戰場大打順風仗。

而以義大利軍隊的尿性,越是順風仗,他們打得越是精彩漂亮。

只可惜,這種“無敵”的假像在遇到東華帝國軍隊的時候,立馬顯出原形。

要知道,現在即算是德軍和日軍來跟東華帝國軍隊正面交戰,也沒有半點勝算。東華軍隊打義大利,簡直就是大人打小孩,不存在任何懸念。

德國和日本當然摸不清楚義大利軍隊的真實戰鬥力。畢竟義大利軍隊在開戰以來的表示都相當的搶眼,其戰果堪稱是輝煌。

這次看到義大利在摩加迪沙反登陸戰失敗後,立馬向東華帝國求和,無形中使得德國和日本的軍政高層對東華帝國的軍事實力再度高估。

基於這種“正確”判斷,德國和日本更不願意看到因為義大利向東華帝國宣戰,從而導致東華帝國向整個軸心國陣營宣戰的不利局面。

日本目前的戰略重心在亞太地區,德國的戰略重心是歐洲和南部非洲。

北非戰場不僅有英美盟軍在埃及負隅頑抗,還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在阿爾及利亞到處活躍。

既然能讓義大利收縮戰線把其非洲軍團的兵力都集中在利比亞、衣索比亞、北蘇丹三地與埃及交界邊境線,而且還可以不讓東華帝國有充份的理由倒向同盟國向軸心國宣戰,這樣的順水人情,德國和日本當然不介意對東華帝國大送特送。

如果德國和日本能力挺義大利,沒準墨索里尼會大著膽咬著牙向東華帝國宣戰。問題是,連德國和日本都視東華帝國如洪水猛獸,義大利當然不會傻乎乎地去充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