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熔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三方會晤,確定同盟國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經過與胡佛和斯大林的電報勾通,三方首腦達成共識,決定把會晤地點定在肯亞內羅畢。

丘吉爾、胡佛和斯大林不信他們三人都到了內羅畢,程功這位東華帝國皇帝還能躲著不露面。

當東華中情局得到了丘吉爾、胡佛和斯大林要來內羅畢這個情報後,第一時間向程功作了彙報。

這三個老狐狸是擺明了要把朕往同盟國的戰車上綁啊!

程功看完沈叔逸帶來的這份緊急情報,一邊將檔案在桌面輕輕擱下,一邊在心中暗自腹誹不已。

憑心而論,英國、蘇聯和美國這時候沒有在非洲給非盟組織添亂添堵,程功對他們的表現還是挺滿意的。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

丘吉爾無疑是一位對“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個理論將其火候修練掌握得爐火純青的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

英國政府敢於捨棄其在北非的利益,來換取非盟和東華帝國的友好態度。這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大為緩解英國本土面臨的戰爭資源消耗帶來的工業產能壓力。

東華帝國在非盟投資建立的軍工企業和工礦企業,製造出來的工業品在滿足了非盟需求之餘,肯定還有大額剩餘銷往國際軍火和原材料市場。

從北非採購軍火和工業品,肯定比遠渡印度洋去東華帝國本土採購要划算得多。

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能夠節省採購成本。

即算東華帝國和非盟現在不明確表態參與同盟國陣營,光是非盟輸出的工業品,以及東華帝國的友好合作態度,就足以讓英國本土解放出很大一部分工人參加軍隊拿起武器保護英倫三島。

考慮到絕不能讓小鬼子在北美戰場打得太順利太猖狂了,程功決定利用現有機會,跟丘吉爾、胡佛和斯大林召在內羅畢開一次四方會談。

(未完待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