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華帝國在非洲搞出一個以統一非洲為最高目標的非盟組織,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阿拉曼戰役雖然全線停戰了,但德國與英國依然處於交戰國狀態,丘吉爾和希特勒也不可能面對面坐下來議和。除非德國肯把法國吐出來。
德國與蘇聯在基輔、明斯克打成了膠著態勢,德軍無力突破蘇聯紅軍的防線,蘇聯紅軍同樣也無法把德軍從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趕出去。
德國和蘇聯都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鉅額戰爭成本,如果得不到相應的戰爭紅利,希特勒和斯大林都不會甘心就此停戰。
日本陸軍和空軍在加拿大境內一路揮師東進,橫衝直撞,勢如破竹。由於加拿大的軍隊和戰爭資源都以援助英國駐防英倫三島為主,面對日軍的突然登陸,加拿大軍方和政府一時之間簡直是被打懵了。
加拿大政府一面手忙腳亂地進行全國戰爭總動員,一面迅速從英國抽調兵力回國,使得英國本土的防禦力量大為削弱。
美國政府既要在西部海岸部署重兵防止日本海軍登陸,又要在美加邊境線構築防線抵抗加拿大的日軍南下進攻美國,整個美國都進入了戰爭狀態,胡佛更是下達了一次性徵召八百萬軍隊的戰爭動·員·令。
援助埃及英軍的加拿大軍隊和美軍都在準備撤離回國作戰,急得丘吉爾心急上火,滿嘴起泡,然而並沒什麼卵用。
眼瞅著英國本土和北非戰場的防禦力量急劇下滑,希特勒又有點蠢蠢欲動了。
希特勒當然知道程功所謀甚大,但他又何嘗不是想帶領德國稱霸全世界呢!丘吉爾想唆使他跟程功開戰,希特勒當然不可能輕易上這個當。之所以決定暫停阿拉曼戰役,也是因為隆美爾多次發急電要求物資增援。
既然德軍無法在阿拉曼一戰定輸贏,希特勒當然不會介意賣給丘吉爾一個順水人情,順便麻痺一樣英國佬的警惕性。
在希特勒心目中,德國當前的戰略重心是歐洲,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歐洲,欲征服歐洲,必先征服英國。
程功不守信諾,突然出兵染指非洲,希特勒心中當然不舒服。但要他因為非洲的利益而跟程功直接翻臉開戰,他也沒麼傻。因為真要是這樣的話,丘吉爾這個死胖子肯定會樂得笑掉大牙。
反正德國現在佔據了南部非洲。東華帝國出兵非洲主要侵犯的是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三國的利益,而以德國目前的兵力根本就沒辦法征戰整個非洲。與其讓英國和法國從非洲獲取戰爭資源繼續與德國作戰,還不如讓東華帝國斷了英國佬和法國佬的非洲資源。
悲催的丘吉爾上竄下跳四方奔走;
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在非洲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
墨索里尼毅然壯士斷腕,堅決地命令義大利非洲軍團從北非戰場撤離回國,先集中力量解決希臘再說。咱惹不起東華帝國,但躲得起。
看到義大利軍隊大規模地從利比亞撤軍,流亡埃及的利比亞國王賽義德·穆罕默德·伊德里斯·賽努西,立馬帶著王室成員在開羅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利比亞王國加入非盟,歡迎非盟領導的非洲人民解放軍進駐利比亞,幫助利比亞人民徹底推翻並擺脫義大利的殖民統治。
作為衣索比亞皇帝,塔法裡·馬康南(海爾·塞拉西一世)在徵得了程功的首肯後,馬上以非盟最高首腦團主席的名義回應了賽努西的邀請,同時命令正在蘇丹境內集訓的非洲人民解放軍第18軍,越過蘇丹與利比亞邊境線,接管利比亞的防務,同時宣佈在利比亞暫時實施軍事管治。
對於非盟接納利比亞,世界各國政府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誰都知道非盟是東華帝國一手炮製出來的,東華帝國·軍事奪取了義大利在非洲的大部分殖民地,不可能放任利比亞不管。
利比亞宣佈加入非盟,非洲人民解放軍全面接管利比亞防務,駐紮在利比亞北部地區的德國北非軍團,現在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東華陸軍在忙著協助非盟組建、訓練非洲人民解放軍新編部隊,東華皇家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也沒有閒著。
在東華皇家海軍第七特混艦隊和第五艦隊的協助下,皇家海軍陸戰隊遠征軍團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拉希德家族邀請下,大張旗鼓地分別從地中海、紅海和亞丁灣登陸進駐沙烏地阿拉伯和葉門,幫助拉希德家族復國,從阿卜杜勒·阿齊茲手裡奪回沙烏地阿拉伯的統治權。
此時的東華帝國,再也不打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定的旗號了,而是“張牙舞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