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熔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吉布提,塔吉拉灣,東南大約120公里海域。

蔚藍的天空下,海面上風平浪靜。義大利海軍阿里蓋裡·但丁級戰列艦“但丁”號,正以12節巡航速度由西向東巡航。

戰艦尾部新改裝而成的飛行甲板,一架外型看起來很像米4的直升機停放在起降點上,已經做好了起飛準備。

不遠處的海面上,義大利海軍奧里亞尼級驅逐艦“奧里亞尼”號,與“但丁”號並駕齊驅。

這架仿製米4並加以改裝的義大利造活塞直升機反潛機在戰列艦尾甲板緩緩起飛,在“奧里尼亞”號驅逐艦後方轉向後,朝東西面飛行十多公里,懸停在大約二十米的高度上,放下了吊放聲納。

直升機兩側艙門下懸掛著的兩枚航空反潛魚雷,充份顯示出義大利在航空工業和反潛技術研發領域代表了歐洲一流水平。

這款引進東華帝國的米4活塞直升機技術,由德國和義大利聯合開發研製出來的“達芬奇”直升機,總體佈局單旋翼帶尾槳式佈局。原鋼樑木結構旋翼改成了全金屬旋翼,提高了旋翼壽命和效能。另外還在旋翼大梁內充高壓氣,加裝壓力探測器,可監測是否有裂紋。

“達芬奇”裝有一臺輸出功率達2240馬力的18缸星型活塞發動機,旋翼有4片槳葉。水平尾面在尾梁末端。四輪式不可收放起落架。雙座駕駛艙。複式操縱系統。旋翼系統旋翼左旋,4片槳葉,鉸接固定。

主螺旋槳直徑21米,長為16.8米,高為4.4米。起落架為固定四點式,前起落架橫向輪距1.53米,主起落架輪3.82米、前主輪距3.79米。

機艙體積達16立方米,一個側艙門,一個蚌式後艙門。一次可運載11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或8個傷員擔架和1名醫務人員。發動機艙位於機頭,透過傳動軸驅動機艙頂部的主旋翼和尾部的尾槳。駕駛艙位於機頭前上部,兩人機組,兩人均可獨立完成飛行操縱。可裝載1.2噸貨物,吊運時可運載1.35噸。

米4原有的可移動副油箱被取消,加裝兩個機體外側副油箱。燃油箱改為鋁合金薄壁設計,機身地板上開了一個的艙底門,便宜於空投吊掛貨物。手搖絞車也改成了電動,發電機功率由3千瓦提高了8八千瓦。固定式的供氧裝置改成了更為輕便的活動式。

“但丁”號戰列艦上,託尼看著這架反潛直升機在陽光下漸漸變成一個小黑點,這才緩緩放下手裡的望遠鏡。

作為義大利海軍陸戰隊兩棲特種部隊“雷穆斯”第一大隊第一中隊的上尉中隊長,這還是託尼第一次離開地中海來亞丁灣執行特別任務。

五天前,託尼帶著他的中隊在希臘半島摧毀了希臘上的一個戰略物資後勤倉庫,搭乘接應的扎拉級重巡洋艦“波拉”號,準備返回西西里。讓他沒想到的是,艦隊快到西西里的時候,突然接到命令,讓他帶著中隊全體成員從利比亞登陸,然後經北蘇丹來到吉布提。

1935年,義大利發動對衣索比亞的侵略戰爭,當時義大利與英國還沒有交惡翻臉,因此當義大利海軍一支分艦隊經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來到衣索比亞控制的厄利垂亞協同義大利陸軍非洲軍團作戰,並沒有遭到埃及英軍的阻攔。

二戰全面爆發後,這支由阿里蓋裡·但丁級戰列艦“但丁”號為旗艦的義大利海軍亞丁灣分艦隊,留在了索馬利亞,配合總部在馬達加斯加的德國海軍印度洋艦隊,打擊英國人的印度洋-紅海航線。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以守護蘇伊士運河為戰略核心,加上英國本土正在遭受德軍的猛烈攻擊,是以英國皇家海軍遲遲沒能抽調力量來解決德國海軍印度洋艦隊和義大利海軍亞丁灣分艦隊。

這種不利情況,直到東華皇家海軍第七特混艦隊突然登陸並佔領索馬利亞,亞丁灣變成了東華皇家海軍第七特混艦隊的“洗澡盆”,德國海軍印度洋艦隊退守馬達加斯加島,義大利海軍亞丁灣艦隊撤至吉布提塔吉拉灣海軍基地,同盟國從印度駛往蘇伊士運河的商船航線安全才得到了保障。

東華皇家海軍第七特混艦隊收了英國人和美國人的保護費,當然得給這些商船保駕護航。面對東華皇家海軍如此強勢霸道的行為,德國海軍和義大利海軍都是敢怒不敢言。

託尼有直覺,總參謀部突然把他的第一中隊調到衣索比亞殖民地,很有可能是有針對東華帝國的秘密特別行動。

事實證明,託尼之前的猜測沒有錯。這次秘密行動,發起者竟然還是德國人。

據來自德國·軍事諜報局的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血

將血

河邊草
關於將血: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趙石的一生,註定是在殺戮和鮮血中前行。北至翰漠,南及叢林,大江南北,他到過的地方,都是烽煙四起,鮮血橫流,命若草籽。敵人畏懼他如魔鬼,部下敬仰他如神明。但誰又知道,他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和那份榮耀?當他回首望去,他史詩般輝煌的
歷史 連載 67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