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孤不殺伯符,伯符卻因孤而死 (第1/1頁)
牛奶糖糖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17章 孤不殺伯符,伯符卻因孤而死 雁過留聲,可人過,卻未必留名。 就算將這名字僥倖留下了,可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哪裡能寫得盡一些“英雄人物”絢爛的一生! 後世提起三國,往往想到的是魏、蜀! 這是因為《三國志》是以魏為本,《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主角。 似乎…吳國,像是一個小透明一樣。 事實上,蜀亡於魏,魏又被晉所篡,明明吳國才是三國中活到最後的那個。 可又有幾人在意呢? 《三國志》大抵是可信的。 這是因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個靠譜的人。 且,他本是三國時期的蜀人,後來去了晉國,許多事情都是親身經歷的。 不過,在涉及到“吳”國的歷史,陳壽並沒有切身經歷,他大多采用的是吳國官方編纂的《吳書》的觀點。 而《吳書》的作者是孫權手下的重臣——韋昭! 那麼?韋昭,或者說《吳書》又代表的是誰的立場? 一些有損於“孫權大帝”的歷史真相; 一些鬼蜮伎倆,陰謀算計; 他敢寫麼? 《吳書》中敢留下來麼? 這也是為何,在孫策遇刺這件事兒上,《三國志》、《後漢書》、《江表傳》、《資治通鑑》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 簡單點說,就是吳郡太守許貢被孫策殺了,然後許貢的門人要報仇。 《江表傳》與《資治通鑑》中記載,是孫策帶著侍衛出門,因為馬快,落了單,突然遇到了許貢的三個門客,殺了孫策。 其實…這中間疑點眾多。 首先是許貢已經死三年了; 其次孫策是因為等糧草,所以才突然停下來,去狩獵的,這是突然事件,且許貢的三個門客根本就不知道孫策會落單,沒理由提前埋伏。 這中間要說沒有內鬼? 怎麼可能? 而在《三國志》中,講述是許貢的兒子參與了刺殺,是早有預謀的,不止是三個門客。 《後漢書》中更是明確寫出,是其小兒子制定的計劃… 那麼問題又來了? 其小兒子哪來這麼大的本事?連孫策等糧草,閒得蛋疼去狩獵,都能算準? 孫策身邊——有壞人哪! 如果再考慮到孫權繼位之初的處境… 後人的影響,好像是孫策留下——“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然後兄友弟恭,江東上下精誠團結,鐵板一塊兒! 可實際上,截然相反。 張昭更讓孫策的三弟孫翊繼位,因為孫翊與孫策的性格一模一樣。 周瑜在外面,還沒趕回來呢。 那時候的孫權可謂是地獄開局。 手中沒兵,沒糧,他打算靠親戚,結果親族孫暠第一個造反; 造反的原因是啥?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孫權想倚靠六郡太守,結果,廬江太守李術造反?原因是啥…咱也不敢問。 孫權的舅舅吳景有權有勢,駐軍丹陽,孫權想靠他… 但這位舅舅服孫策,卻不服孫權,孫策剛一死就擁兵自重。 唯獨,孫權的表哥徐琨,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 而這個“援手”還有個大前提,是孫權娶了表哥徐琨的女兒為妻。 也就是孫權娶了自己的侄女兒,以此換得徐琨在政治上的同盟,。 從此… 徐琨那表哥的身份直接升級為岳父。 從這時候起,孫權也才有了制衡的砝碼。 那麼…為何繼位之初,這麼多人叛亂?這麼多人不服? 有沒有,孫權得位不正? 有沒有孫策的死與他有所牽連? 這…別說東吳的史官不敢寫了? 她怕是問都不敢問! 只不過,從那時候起… 在孫權繼位的十年裡,東吳沒了十個“將軍”,卻是不爭的事實。 先是孫權21歲那年,他的表哥兼岳父的徐琨沒了。 徐琨手中的丹陽兵自然落到了好表弟,兼好女婿的孫權手裡。 還是這一樣,擁兵自重的舅舅吳景也沒了… 兵又落到了孫權的手中。 22歲那年,孫權那愚蠢的弟弟“孫翊”也沒了。 你們不是有人想扶持他為主公麼? 沒了,看你們還怎麼扶持? 24歲那年,東吳的國中之國,統御整個揚州南部的太史慈也沒了,揚州南部被孫權收入手中,分發給江東氏族,以此推恩! 之後赤壁之戰,消停了幾年,終於在孫權28歲時,大堂哥孫賁也死了,孫權順理成章的收攏了他的兵馬。 周瑜也死了,孫權透過一系列方法,將這些兵馬轉交給了新晉的大都督魯肅。 然後就是程普,莫名其妙被安排養老,失了兵權。 二堂哥孫輔和曹操私通的書信也被孫權搜到…被囚禁終身。 自此,十年…孫權手下沒了八個“將軍”,其中不乏周瑜、徐琨這樣的心腹重臣。 同樣是這十年,孫權對所謂的“自己人”如此痛下殺手! 這又是為了什麼?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