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片酬背後的隱性損失,或許也不小。
馬特-達蒙無疑是好萊塢非常有號召力的一位巨星,在北美各個族裔中都相當受歡迎,但那部影片在北美一經公映,立即引起了整個美國華裔群體對他的不滿,甚至推特和臉書上開始出現一個流行關鍵詞“#”(#謝謝馬特-達蒙)。
這個關鍵詞並沒有什麼詆譭馬特-達蒙的惡意,大多數都是用很幽默的語氣感謝馬特-達蒙教會了華裔一些生活瑣事,比如“謝謝馬特-達蒙引薦了波霸奶茶”,“謝謝馬特-達蒙警告我,太肥了會找不到男朋友”,“謝謝馬特-達蒙告訴我用塑膠套來保護沙發”等等,這些看起來似乎很尋常,但笑點就在於如果馬特-達蒙能在宋朝拯救了整個中華民族,那麼後來的中式文化精髓都應該感謝他。
這可以說是在美國本來就有種族危機感的華裔們,用一種幽默又無奈的方式來諷刺電影製片方選擇一個白人男星時的那種動機。
很多美國人還把馬特-達蒙的頭像p在迪士尼的動畫片中的花木蘭的身上。
當時北美的主流媒體普遍認為,馬特-達蒙的這次出演,在北美是很掉粉的行文。
有些事,不管墨菲或者其他人承認不承認,它就擺在那裡,不會因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會消失。
即便詹姆斯-弗蘭科有接下這種所謂交換式條件的邀請的意思,墨菲作為好朋友和好兄弟,也會勸說他放棄。
其實事情很明顯,對於在好萊塢打拼的明星和導演來說,北美才是真正的根本。
墨菲看到過一份官方的統計,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美國人是沒有護照的,而出過國的美國人只佔總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五,從某些方面來說,美國人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原因是大多數美國人覺得自己的國家特別強大,是世界之主,所有的國家都沒有美國好,其他國家都應該向美國靠攏。
這也是美國盛行孤立主義的原因之一。
所以,大多數美國觀眾不喜歡看美國主流演員在其他國家演戲,他們可以接受《星球大戰》、《指環王》這種在外星球或者臆想世界中的奇幻題材,或者《逃離德黑蘭》、《獵殺*》這類宣揚好萊塢明星或者美式角色在國外展示英雄主義的真人真事電影,但如果自家明星去給外國拍電影,主要卡司中大多數還是外國人,那就是“nono”了。
只要對這裡的電視電影市場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美國電視電影堪稱是最大的絕緣體,美國觀眾對產自外國的電影電視並不怎麼買賬。
所以,墨菲站在朋友的立場,與其讓詹姆斯-弗蘭科去參與某些四不像的影片,還不如待在北美繼續與塞斯-羅根搞他們的刺殺加驚悚再加政治譏諷的喜劇,哪怕後者會惹起巨大的爭議,卻不會引發北美主流觀眾的反感。
至於《黑暗之城》在太平洋對岸遲遲無法透過稽核上映的情況,實在不行的話,那就不上映好了。
其實在墨菲看來,這些商業大片不過就是些單純的娛樂文化消費品,在商品的層面上,與影院出售的爆米花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根本沒必要讓一部普通的商業片承載那麼多,而且這些為了賺錢而誕生的商業片,本身也不會承載什麼文化侵略之類亂七八糟的事情。
只要能賺錢,好萊塢可以拍攝太平洋對岸統治全世界,統治全宇宙都可以……
雖然缺少了太平洋對岸的廣闊的電影市場,但《黑暗之城》的海外票房並沒有受到特別明顯的影響,北美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到六月下旬的時候,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終於邁過了二十億美元大關。
“二十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洛杉磯市區一棟很平常的公寓裡,一個男人看著電視上面的報道,“才兩個月的時間,就全球二十億美元了啊,墨菲-斯坦頓這部電影很厲害啊?”
他站了起來,“要不我也去看看?”
在房間來回走了兩圈,這個男人做出了決定,“今天下午也沒事,每天必黑墨菲-斯坦頓的工作也完成了,就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他迅速收拾好東西,又戴上一頂棒球帽,出門上了汽車,朝著星光大道所在的方向開去,反正現在也有錢了,準備去好萊塢中國大劇院看看墨菲-斯坦頓的這部新片。
說不定還能從中找出繼續黑墨菲-斯坦頓的材料呢!
就在紅色棒球帽發動汽車離開後沒幾秒鐘,一輛很不起眼的摩托車從公寓旁邊的拐角處拐了出來,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