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別的,墨菲上一次拍攝《死侍》,就使用了大量的運作鏡頭。
但這些拍攝方式用到《消失的愛人》這種影片裡,會犯最基本的錯誤,那是完全不合適的。
這部影片的內容、主題和表現情感的方式,就決定了最好不要使用劇烈運動的鏡頭。
甚至可以這麼說,對於《消失的愛人》,其他拍攝方式都是錯誤的。
看似這與墨菲過往的風格有所區別,不過也不是做到的事情。
其實稍微有電影修養的人都會懂得在導演方面並不是墨守成規的,電影的精彩就在於一百人有一百種講故事的方法,就是看看誰講得比較精彩。
拍電影的人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導的戲越多,他們越容易掌控故事場景中的細節,很多人認為導演的牛逼在於他們怎麼拍那些宏偉壯麗的大場面、那些瘋狂的鏡頭或者個人風格化很強的影像。
經常這些經典的場景或者鏡頭一出來就會被模仿,而這些經典確實有很強烈的視覺衝擊,很多導演覺得是這些讓觀眾瞭解他們電影裡的人物的思想。
但不同的電影型別有不同的要求,相比較具備強烈視覺衝擊的鏡頭,墨菲在拍攝中更關心的是鏡頭所能傳遞給觀眾的資訊,其它很多導演在講故事的時候喜歡製造懸念,但是他想要把懸念帶來的戲劇性,控制在人物得到新的資訊的時候。
比如尼克和艾米第一次相遇的這場戲,他們看起來互相吸引,一見鍾情,似乎是天生的一對,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他們所能勾起對方興趣的東西,真的是自己真實具備的嗎?
墨菲需要拍攝的鏡頭延伸這些資訊,等觀眾看到後面的情節時,才發現這一切不過是對方想要而他們又特意表現出來的。
好萊塢可以拍一切可能和不可能的東西,像墨菲這樣比較成熟的導演,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是“你不拍什麼”,而不是你拍了什麼。
所以,按照影片的主題和情感需要,墨菲早早就劃定了什麼不拍。
墨菲是那種喜歡把攝像機放在腳架上的導演,他很討厭手持鏡頭,即便需要人跟拍,也必須加持用於穩定鏡頭的斯坦尼康,而不是劇烈晃動的手提拍攝,這部影片更加需要穩定的鏡頭,他要絕大部分拍攝的鏡頭,都堅如磐石的像那該死的三腳架一樣。
第二個就是在當下很多導演喜歡另外新增一下鏡頭抖動感和一些暗示攝像機存在的舉動,墨菲在這部影片裡要求完全杜絕這種情況,必須避免讓觀眾察覺到是一個會呼吸的人類在操控攝像機。
他的攝像機需要毫無瑕疵的安靜的出現在這裡,然後移動到那裡,一切都要儘量完美不能讓人察覺,需要冷靜、客觀的在展現現在發生了什麼,馬上又要發生什麼事。
還有就是這部影片拍攝的特寫必須要引人注意,比如這場戲的查理茲-塞隆,她一出場就會給人驚豔的感覺,讓觀眾覺得她是墨菲要求的那樣的酷女孩,這種特寫鏡頭所帶來的錯覺,要延伸到影片的中段,以達到後半段反轉時的戲劇效果。
同時,墨菲又要控制特寫的數量,除非真的有必要,特寫才會出現。
這是一部帶有濃重懸疑色彩的影片,導演每一次切到一個特寫,觀眾立馬會自行腦補,看看看,真相是這樣。
所以他決定拍攝特寫的時候要十分謹慎小心。
墨菲想要的是,很巧妙的切換不同角度的鏡頭去表現一個很有分量的戲劇性的時刻,而不是用特寫,這樣能儘量在客觀的條件下,簡單直白的表現現在發生的事情和人物看到的事情。
這次拍攝,墨菲給自己和整個劇組定下了很多苛刻的要求:沒有手持,沒有人為操作攝像機的痕跡,沒有不必要的特寫,沒有沒有動機理由就移動的攝像機運動??
拍攝很快重新開始,放棄斯坦尼康,徹底固定鏡頭拍攝,墨菲需要重新調整攝像機的執行,又連續試拍了兩條,鏡頭前的詹姆斯-弗蘭科和查理茲-塞隆也找到了狀態,一切似乎都回到了以前順利拍攝的正軌上。
“那麼……”查理茲-塞隆靠在牆上,手裡夾著一個酒瓶,酷酷的問道,“你是誰?”
“我是那個救你的人。”詹姆斯-弗蘭科一手扶著查理茲-塞隆背後的牆壁,“讓你遠離一切可怕的東西。”
這個場景到這裡結束,墨菲站起來喊道,“停!”
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等著導演喊透過,但等來的卻是墨菲對菲力-拉舍爾那邊大聲說道,“重新拍攝一次,菲力,兩臺攝像機以左右四十五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