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求月票和推薦票!
理念的衝突,說白了就是意識形態的不同,如同宗教和民族問題一樣,意識形態不同所帶來的衝突,也是當今這個世界最大的難題之一,而且相比於其他,這個概念顯得相當的高大上,如果影片都恰到好處的展現這一點,無疑能提高整個系列的格調。
沒錯,墨菲想要的不是一部影片,而是一個系列。
作為好萊塢的一線導演,處於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後續作品的票房成績固然重要,但提高自己的格調,說通俗掉就是抬高自己的逼格,能夠贏得無數觀眾和評論家的瘋狂支援,從而在影史留名,同樣的重要。
所以,他根本不會選擇那些嚴重同質化的爆米花電影,而小眾的無法廣泛流傳的文藝片同樣也不是他的那盤菜。
墨菲要做的,就是賦予商業片一種非常高的格調,一個能讓無數人瘋狂討論並且為之痴迷的主題。
意識形態的衝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這是一整個系列,而作為系列的開端,就要充分展現這一主題。
夜漸漸深了,墨菲卻沒有任何睡意,大腦反而一直在高速運轉,想要恰到好處的展現出意識形態的衝突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意識形態的衝突和對立如何實現呢?
這難不倒墨菲,反應在影片當中,就是主角和反派的思想碰撞,主角有自己的底線,但反派也有完整的邏輯……
墨菲想了一會,在筆記本上寫道:主角——多意識形態的結合,反派——單一意識形態。
誰都知道,單一的意識形態會對世界的認知帶來障礙,極其容易變得痴迷和瘋狂……
實際上來說,意識形態的單一化在如今這個時代受到了廣泛的懷疑和批判,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烏托邦化的社會設計論是導致極權主義的必由之路。
想到這裡,墨菲腦海裡閃過一個概念,趕緊寫了下來:掃蕩一切,不留下一塊沒有翻動過的石頭,他們渴望建立的不僅僅是比我們更好一點的社會,而是一個完全消除了所有醜惡的世界!
這作為反派的理念怎麼樣?
在單一意識形態控制下的社會中,統治階級權力必然會被無限放大,這種放大將會導致力量的單一化。
於是,競爭性的喪失帶來了政治道德基礎的虛無。
而此時,對某個地區或者城市統治的合法性只能依靠自我指涉,而與人類真實的道德情感無關,因此,為了維持其虛假的合法性,統治階級會製造美麗的幻景來鼓吹未來盛世,而人的所有行動都會被嚴格設計,以達到維持其統治的目的。
墨菲記得很清楚,奧威爾的《1984》就為觀眾展示了一副這樣的可怖場景,居於其間的人產生了恐怖的人格斷裂。
那部影片展現的主題,也可以將其中適當的一部分融合到反派的理念當中。、
他又在筆記本上寫道:以自我意識為自由,作為明顯是犯罪,卻自我意識為正義,就如在毫無人性殺戮時,以正義自詡一樣。
“政治需要以道德為基礎,因此,即使是混亂如影片中紐約的社會,也不能以這種喪失道德基礎的政治來重建。”
墨菲很清楚,既然是虛構的紐約,那就讓這座都市徹底混亂下去吧。
混亂的紐約,正反派角色的決鬥場,就像一副紐約黑幫火拼的場景,想要實現這些,墨菲又在影片的主題上寫下了兩個單詞——黑暗、寫實!
隨後的兩天裡,墨菲除了去醫院看望了下詹姆斯-弗蘭科和莉莉-柯林斯,哪裡也沒有去,完全躲在家中,完善新專案的人設和劇本。
他思考的越來越多,主角的設定也越發的清晰。
最終在代表主角設定的一頁上,寫下了這麼一段:以邏輯為表,情感為裡,在鋪陳的懸念、龐雜的敘事、縝密的邏輯背後,打造一個近乎偏執狂的角色,角色為了自己內心最隱秘的動機疲憊而倔強的找尋著自己,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保險櫃”裡面那一個隱秘的心結做著瘋狂卻不失邏輯的抗爭,他的偏執、痛苦和負罪感驅使著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以主角為中心的正面角色們,他們所代表的是複雜的意識形態,每個人的理念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卻不會向單一意識形態的反派那樣,認為毀滅是重塑的必須,這些人更加明白容納和協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帶著自己的動機和藍圖試圖改變世界,在一個紐約這座近乎瘋狂的城市裡,他們以各自的理念為據,或進或退,最終都指向一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