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拍不了幾分鐘,就要停下來重新調整,尤其塞斯-羅根的妝相當麻煩,稍有觸動就必須補妝。
按照墨菲的要求,攝製組的菲力-拉舍爾和兩名名攝影助理,分別操作三臺最新的索尼數碼攝像機,以高倍幀率的方式,拍攝下場中的每一個鏡頭。
說來其實也不復雜,墨菲就是想把曾經的《斯巴達三百勇士》上的使用高速慢鏡拍攝動作場面的方式,融合到《罪惡之城》的打鬥場面裡面。
雖然《斯巴達三百勇士》比《罪惡之城》色彩度更加飽滿,但兩部作品的背景圖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相似性,而且墨菲遠比扎克-施耐德要剋制,只是動作戲中使用這種拍攝方式。
動作戲不是一部影片成功的關鍵,出彩的話卻能成為吸引觀眾的看點。
當然,使用高速慢鏡的方式拍攝動作戲,也是比較麻煩的工作。
影片中的慢鏡頭不是簡單的慢放,那是最為低階的製造慢鏡頭效果的方式,墨菲採用的是使用高畫質數字攝影機高速拍攝,然後慢速播放的製作方式。
正常的攝影機拍攝是每秒鐘二十四幀,影片放映時也是每秒鐘二十四幀,但拍攝塞斯-羅根的動作場景時,兩臺數碼攝影機的拍攝速度是每秒鐘九十六幀,放映時則改為每秒鐘十二幀,這樣輕易就能得到出色的慢鏡頭。
這樣的設定當然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與人眼的辨識度有直接關係。
現階段的電影在攝影和放映時,基本都會將幀率調整每秒鐘二十四幀,這個引數與人眼的時間分辨能力是一致的,因此雖然電影是不連續放映的,但在人眼看來卻形成了連貫的影像。
也正因為人眼有這麼一個侷限,使得一些更高速的運動,人眼就無法完全捕捉了,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外力,讓動作變慢,以確保可以完整觀看到——高速攝影技術,就是為此應運而生的產物。
高速攝影是一種拍攝速度很快,曝光時間很短的一種攝影方法,再依靠“快攝慢放”的技術,最終將快速變化的運動過程放慢到人眼的視覺的時間分辨程度,使人能夠得以觀察。而這也就意味著在高速攝影時,其拍攝頻率(幀/秒)必須與物體運動變化的速率達到同步,變化越快的運動會要求越高的拍攝頻率。
這項技術在好萊塢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遠的有邁克爾-貝《勇闖奪命島》中以高速慢鏡展現的開篇葬禮,近的有《駭客帝國》中的子彈時間,這些都堪稱是影片裡面的畫龍點睛之筆。
連續兩個小時的拍攝結束,墨菲喊停了劇組,讓眾人休息半個小時,他則和弗蘭克-米勒以及米拉麥克斯為劇組配備的剪輯師拉斯-貝英特檢視已經拍攝完畢的鏡頭。
對於弗蘭克-米勒來說,這些背景全是綠幕、動作沒有特效的慢鏡頭,實在沒什麼好看的,遠不如籌備期間墨菲給他展示的刀子穿過人體帶起鮮血的鏡頭。
不過就算是外行,弗蘭克-米勒也知道這些想要達到那種效果,還要經歷更為複雜的後期製作。
其實也就是墨菲和拉斯-貝英特在認真看,兩個人主要討論的就是動作鏡頭的剪輯點。
所有動作鏡頭都會使用多臺攝像機拍攝,增加不同角度的剪輯素材,動作鏡頭的剪輯點必須能反應和強化動作場景的情感力量,也是動作鏡頭剪輯的基本準則之一。
“角色的反應和動作引導必然能劇情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坐在導演監視器後面,墨菲看著監視器上反覆播放的馬弗因為自己假釋官被殺,從而大開殺戒的幾十個鏡頭,對拉斯-貝英特說道,“也要能幫助橋接位置和連續性的斷層,使得慢動作的部分變得有生氣,跳過你不想要動作部分。理想情況下,最好能把場景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從參與者到旁觀者的反應鏡頭剪輯進序列中。”
拉斯-貝英特點了點頭,“我覺得,以推拉搖移拍攝的鏡頭,不能以相同的速率移動,如果將他們剪輯在一起,會導致讓人揪心的錯誤場景。”
“嗯……”墨菲完全認可拉斯-貝英特的說法,“這方面要注意。”
他還想說什麼,忽然看到保羅-威爾森急急的走了過來,好像有什麼急事。
“墨菲,”保羅-威爾森盡力保持著語氣的平靜,“外面有兩個人,自稱來自導演工會,說我們劇組違反了導演工會的規定!”
墨菲立即站起來,看了另一邊的弗蘭克-米勒一眼,皺眉說道,“保羅,你去通知比爾和艾瑞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