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用道理”,一切物質物理、精神現象,各有各的作用。譬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各有各的作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大腦等,這些生理器官,也各有各的作用;地水火風空、覺、識,也各有各的作用。

“觀待道理”是從不同角度講的,是從現象上講,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是因果、因緣起滅的,相對待的,不是單獨的,也不是絕對的;換句話說,每個現象都必然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去的。“作用道理”是從作用的角度講的,一切現象、一切因素各有各的作用,換句話說,各有各的變化作用。

第三種是“證成道理”,是自己做工夫求證,科學求證到的。求證什麼?求證法爾道理,本來的真理。你說一念可以清淨,思想煩惱沒有了,不受身體障礙了,這只是工夫,是要求證的,科學性的,這個叫證成道理。

第四種是“法爾道理”,法爾如是,不隨因緣因果變化而變化,是本來如此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法爾”是佛學到中國來才創造的,意思就是我們中國人普通講的自然,本來如此。但是為什麼不叫自然道理呢?一講自然,怕落在唯物觀念,又怕落在道家的,或印度外道的自然觀了,所以另創一個名詞——法爾道理。所謂法爾道理,是有個永遠不變的真理,是當然的,推翻不了的。

我們一般講的,隨便說的,都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都屬於觀察對待,是邏輯,是作用,當然不合邏輯的話也很多,也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科學研究也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對證成道理、法爾道理的研究也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至於證成道理,是以本身的生命來修行實踐求證到的,是正念求證成功了;譬如得道成羅漢,成菩薩,成佛,這是證成道理。求證之中也有觀待道理、作用道理。

這些道理的背後,最高的道理就是法爾道理,那是真理,是不變的;不是說沒有證成之前它不存在,而是它根本沒有變過,變了就不是道了。你真的求證到法爾道理時,那是得道了。“得道”也是比方說法,是觀待道理的說法,因為“道”從沒離開過你,也沒有增一分減一分。用比方的說法,禪宗的話,就是回到本來面目。然後,發起各種妙用,那時法爾道理、作用道理、觀待道理都圓融無礙了。以上這幾種道理的分析,也都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只是幫忙你解脫迷惑的方便方法罷了。

第二講

內容提要:

壽終正寢

時代人們的壽終

無疾而終的人

唯物加唯心的生命

死前的四大變化

輪迴的預現狀況

五種無心地

南師:我們現在這一堂開始,正式講生死的現象問題,注意,只是講人類正常生死的部分。

我這一輩子,大概講過很多次的生死問題,所以我很厭煩,很不喜歡一個課程反覆講。我在學校裡教書,教同樣的課,我每一次上堂,講的都不同了。我的個性很不願意說重複話,教書說重複話是非常痛苦的。為了這次講,我也想了一下,原來都有錄音帶,他也不找去聽,現在又再問,講起來還是重複話。也許這一次比較詳細一點講吧!

可是生死問題怎麼說呢?是從投生講起,還是從死亡講起?我決定還是倒轉來,先從現有的死亡講起,然後再轉來講到人怎麼投生,然後講到整個生命的生死問題。不是生命問題,是生死問題,這是兩個邏輯觀念,生命的問題,跟生死問題是有差別的。生命問題大了,包括宇宙萬有的生命,也包括了生死問題。

現在講生死問題,有個邏輯觀念,先定一個範圍,只講我們人類一般正常的生死問題。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為什麼有些會橫死呢?佛學的道理,是他的因果報應;正常死的,也是各人的因果報應。

我的老朋友多,像我這個年齡,九十歲的人,經常聽到都是老朋友死的訊息。朋友打電話來說:某某走啦!我不好意思說好啊!這個不敢講。有時候接到電話,問:老師啊,你還好吧?我說:沒有死,還接你的電話嘛,當然好,聽到聲音已經好了嘛!再說八九十歲的人,隨時會死,沒有什麼好不好。

最近老朋友死的多,我就對一個老朋友講起,我說:古代發訃文說某某人“壽終正寢”。我們講別人的父親死了,就說,某人的老太爺是好人啊!壽終正寢。正寢,就是在自己的房子,自己床上睡了一輩子,正常的死在那裡,叫壽終正寢。古代修房子,中國人多半修四合院,正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空間之婦唱夫隨

空間之婦唱夫隨

清水菊石
關於空間之婦唱夫隨:從小缺愛的白富美慕扶疏帶著空間穿越了,她以為自己穿的是種田文,立志好好種田,過上前世一樣的優質生活。可是表面冷清內心柔軟的她偏偏遇上表面軟弱內心強大的腹黑正太,在她一路護著他誓要讓他健康快樂成長時,渾然不覺她種田文的道路已經越走越偏……
遊戲 連載 103萬字
女皇的養成計劃

女皇的養成計劃

溫暖寒冬
遊戲 完結 61萬字
玩轉現實遊戲

玩轉現實遊戲

天淨沙
遊戲 完結 9萬字
穿越之我是婆婆

穿越之我是婆婆

一意孤行
遊戲 完結 40萬字
我的愛情不打折

我的愛情不打折

愛之冰點
遊戲 完結 23萬字
豆豆

豆豆"四大"歷險記

水王
遊戲 完結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