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自古名將乃天成 (第1/2頁)
星月長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瓦剌和韃靼既然已經不存在了,便需要找個法子來治理。
朱棣喊來了六部,軍機處,讓朱高燨也在一邊旁聽,“韃靼和瓦剌,以後不能這麼叫了,得想個名字,再就是,今後如何治理,如何發展?”
後面才是重點,一個國家內的,不能說長城內的天天吃肉,長城外的連湯都沒得喝。
朱棣說了一段開場白,再說自己的主張,“韃靼和瓦剌的人,所有的戰士都不得留在本土,全部送到大明進行修路,若有不服從者,殺無赦!”
雖然有些不忍心,但朱高燨也覺得,這是最好的方式,否則會對大明人和軍隊造成威脅。
“是!”張輔領旨。
夏原吉問朱高燨,“殿下,那些逐水草而生的民族,他們養的都是牛和羊,怎麼樣才能讓他們有吃的,有喝的?實現富裕?”
朱高燨道,“有交易才能實現富裕,先把鐵路修好,要是他們的牛羊肉能夠很快就運到大明來,不說賣到所有的地方,僅僅只是賣到幾個大城市裡,也能拉動不少經濟發展。”
“所以,修鐵路的事,是一定要儘快做!”朱棣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修路的事,“鐵路的便利,你們肯定都已經體會到了,從應天府到順天府多快,火車執行起來也非常穩定,載貨量也很大。先把鐵路修過去,那邊的羊毛多,大明內部的物資多,進行交易,將來看能不能為那邊尋找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總之,也要做到旱澇保收。“
“還有云南,要把鐵路往雲南修,最好能夠修到蘭納,阿瑜陀耶,讓他們那些國家的人都幫著修鐵路,但凡不願意,朕來和他們談!”朱棣豪氣萬丈。
哪能真的讓皇上親自去談呢,那邊都有總督,將聖旨遞給總督就可以了,這是軍機處的事。
“皇上,臣以為若是那些蒙古人願意種地,也可以讓他們進長城內種地,定居。”宋禮道,“幸好現在的地可以用機器來種,要不然,可真是種不完了。”
朱高燨道,“老宋,你想多了,一個常年養馬放養的人,你讓他來種地,不是糟蹋田地嗎?若是老百姓沒有錢買裝置,就暫時先租賃,象徵性地收點油錢,主要是不能讓地給閒著。“
宋禮道,“地肯定沒有閒著,若說種地的話,主要還是在犁地耙地上,現在都用拖拉機打田了,不管是水田還是旱田都用拖拉機打。拖拉機都下放到了縣裡,實在是忙不過來的,出個幾文錢,就幫忙把田打了,這一點,四殿下放心。”
不管是皇上還是四殿下,總是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提前就為老百姓考慮很多,他們這些具體辦事的人就不能不警惕。
好在,大明經過這麼多年修生養息,人口一直在增長,老百姓手上一下子拿了很多地,很多人沒日沒夜地做事,積極性都很高,再加上生產效率提高了,打田和脫粒都用的是機器,並沒有出現良田閒置的狀況。
朱高燨說起蒙古的事,“北面那塊地,說實話,產生不了多大的效力,但是,如果那塊地的問題不解決,將來子子孫孫都不得安寧,過幾年,他們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打一仗。”
“我的意思,那塊地就叫蒙古自治州,選一個可靠的人出來,實現自治。把鐵路修過去,平時他們有餘力了,再修馳道,交通便利了,鼓勵人過去做買賣,如果蒙古人想要到長城內來,也歡迎,他們可以來這邊開餐館,做買賣。”
“兵部商量一下,在北面多設衛所,確保當地的安全,用治理占城的方式來治理蒙古,他們現在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要老百姓們能夠吃得起飯,他們就不會造反。”
朱棣很贊成,掃了臣子們一眼,“你們是怎麼個看法?”
“臣等以為,四殿下的法子很好!”夏原吉帶頭道,“若是設定衛所的話,臣以為,可以在那些附近設定一些工廠,透過做工來安置那邊的老弱病殘,老百姓們的生活有了盼頭,他們自然就安分了。”
朱高燨對宋禮道,“兵部設立衛所的地方,要將電話線接過去,我提醒一下,和南方工業大學商量,讓他們派人協助你們去埋線路,將整個北方關鍵的地方牽電話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一件必須完成的任務。”
宋禮想到了應天府的電話,的確非常方便,但想到要將電話線牽到那麼遙遠的地方,這將是一件多麼大的工程,他頓時感覺壓力好大。
兵部要考慮設立衛所的事,工部要考慮為衛所牽電話線,從延寧宮出來,茹瑺不知不覺地就和宋禮走到了一起,“若是電話線牽得好,衛所就不需要多派人,關鍵時刻,可以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