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職業的人 本來是娶不起老婆的,他們是真正的無產者,家無隔夜糧,這話決不是誇張,幹這行的人每 天的飯食全憑當天掙,一天不幹活就非餓肚子不可。要不是解放,李順發這輩子也就打光棍 算了,要真是這樣,也就輪不上李奎勇來到這個世界上拔份兒了。1949年對於李順發來說可 是個重要的分水嶺,李順發五一年回家鄉領來個鄉下丫頭成了親,五二年就有了李奎勇,從 此這個家庭每年都要添一個孩子,每增加一個孩子,李家的生活水平就下降一截,這似乎是 個規律,人越窮越生孩子,而越生孩子越窮,一旦進入這個怪圈,就再也沒有好日子過了。 李順發夫婦一共生了九胎,活下來六個,所以李奎勇有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妹。
李順發解放後不用再拉黃包車了,他參加了三輪車聯社,蹬上了平板三輪車,北京人戲稱這 行為〃板兒爺〃,大概就是從平板三輪車上的那塊木板得的名,三輪車的俗稱就叫〃板兒 車〃。李順發在五十年代中期定了五十六元的工資,當時他還挺知足,五十年代的物價很 便宜,一個人養一大家子不算太難,可是後來日子就越過越緊了,尤其是三年困難時期,大 學教授都吃不飽,何況李順發家了,李順發的身體就是那時垮下來的。蹬板兒車這行需要體 力,當時的汽車很少,貨運主要靠三輪車,蹬板兒車的人除了要遠距離蹬車,還要負責裝卸 貨物,體力消耗極大。困難時期李順發一家的日子真有點兒過不下去了,李順發眼看著沒有 工作的老婆和一大群嗷嗷待哺的孩子,簡直束手無策,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勒緊腰帶。等三 年困難時期過去了,李順發的身體也垮了,老天爺一點兒也不憐憫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19 65年春節剛過,李順發就撒手歸去,他死於腎衰竭和心臟病等多種併發症。
父親一死,李奎勇成了這個家庭的主心骨,幸虧是社會主義國家,李順發的單位按規定承擔 撫卹金的發放。窮人家的孩子的確是早當家,李奎勇雖然還沒有工作,他卻承擔起管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