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身在白雲深處,彷徨而不知歸路。放眼望去,到處是霧茫茫一片,不辨東南西北,叫人心中沒底。玻爾建立的大廈雖然看起來還是頂天立地,但稍微瞭解一點內情的工程師們都知道它已經幾經裱糊,傷筋動骨,搖搖欲墜,只是仍然在苦苦支撐而已。更何況,這個大廈還憑藉著對應原理的天橋,依附在麥克斯韋的舊樓上,這就教人更不敢對它的前途抱有任何希望。在另一邊,微粒和波動打得烽火連天,誰也奈何不了誰,長期的戰爭已經使物理學的基礎處在崩潰邊緣,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建立在什麼東西之上。
不過,我們也不必過多地為一種悲觀情緒所困擾。在大時代的黎明到來之前,總是要經歷這樣的深深的黑暗,那是一個偉大理論誕生前的陣痛。當大風揚起,吹散一切嵐霧的時候,人們會驚喜地發現,原來他們已經站在高高的山峰之上,極目望去,滿眼風光。
那個帶領我們穿越迷霧的人,後來回憶說:“1924到1925年,我們在原子物理方面雖然進入了一個濃雲密佈的領域,但是已經可以從中看見微光,並展望出一個令人激動的遠景。
”
說這話的是一個來自德國的年輕人,他就是維爾納?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
在本史話第二章的最後,我們已經知道,海森堡於1901年出生於維爾茲堡(würzburg),
他的父親後來成為了一位有名的希臘文教授。小海森堡9歲那年,他們全家搬到了慕尼黑,他的祖父在那裡的一間學校(叫做maximiliansgymnasium的)當校長,而海森堡也自然進了這間學校學習。雖然屬於“高幹子弟”,但小海森堡顯然不用憑藉這種關係來取得成績,他的天才很快就開始讓人吃驚,特別是數學和物理方面的,但是他同時也對宗教、文學和哲學表現出強烈興趣。這樣的多才多藝預示著他以後不僅僅將成為一個劃時代的物理學家,同時也將成為一為重要的哲學家。
1919年,海森堡參予了鎮壓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的軍事行動,當然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大男孩,把這當成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已。對他來說,更嚴肅的是在大學裡選擇一條怎樣的道路。當他進入慕尼黑大學後,這種選擇便很現實地擺在他面前:是跟著林德曼(ferdinandvonlindemann),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學習數論呢,還是跟著索末非學習物理?海森堡終於選擇了後者,從而邁出了一個科學巨人的第一步。
1922年,玻爾應邀到哥廷根進行學術訪問,引起轟動,甚至後來被稱為哥廷根的“玻爾節”。海森堡也趕到哥廷根去聽玻爾的演講,才三年級的他竟然向玻爾提出一些學術觀點上的異議,使得玻爾對他刮目相看。事實上,玻爾此行最大的收穫可能就是遇到了海森堡和泡利,兩個天才無限的年輕人。而這兩人之後都會遠赴哥本哈根,在玻爾的研究室和他一起工作一段日子。
到了1925年,海森堡——他現在是博士了——已經充分成長為一個既朝氣蓬勃又不乏成熟的物理學家。他在慕尼黑、哥廷根和哥本哈根的經歷使得他得以師從當時最好的幾位物理大師。而按他自己的說法,他從索末非那裡學到了樂觀態度,在哥廷根從波恩,弗蘭克還有希爾伯特那裡學到了數學,而從玻爾那裡,他學到了物理(索末非似乎很沒有面子,呵呵)。
現在,該輪到海森堡自己上場了。物理學的天空終將雲開霧散,露出璀璨的星光讓我們目眩神迷。在那其中有幾顆特別明亮的星星,它們的光輝照亮了整個夜空,組成了最華麗的星座。不用費力分辯,你應該能認出其中的一顆,它就叫維爾納?海森堡。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這個名字將永遠鐫刻在時空和歷史中。
飯後閒話:被誤解的名言
這個閒話和今天的正文無關,不過既然這幾日討論牛頓,不妨多披露一些關於牛頓的歷史事實。
牛頓最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如果我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ihaveseenfurtheritisbystandingonyeshouldersofgiants)
。這句話通常被用來讚歎牛頓的謙遜,但是從歷史上來看,這句話本身似乎沒有任何可以理解為謙遜的理由。
首先這句話不是原創。早在12世紀,伯納德(bernardofchartres,他是中世紀的哲學家,著名的法國沙特爾學校的校長)就說過:“nos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