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九名的總貢獻,肯定比第五十名多。
除非第四十九名不想努力,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獎勵制度下,大家都想拿到更多的物資。
何況第四十九名會想,我本來比你強,那這個位置就應該是我的,我可以不去爭更高的名次,但也絕不容許你把我拉下來。
這種心理因素,是動物都有的心態,兩個小狼群相遇,兩隻頭狼不一定發展鬥爭,爭出個誰強誰弱。
它們可以不上進,不爭取做更大狼群的頭狼,但它們會容許自己的小弟挑釁自己的位置嗎?
所以,眾人會發現,第五十名,玩了命,到最後他還是第五十名,第四十九名玩了命,也還是第四十九名。並不存在所謂的玩了命,就可以讓名次前進。
李四他們描繪的情況。是一個只基於所有人都努力工作的狀態。
只要第五十名玩命了,第四十九名不管想不想上進。他都得玩命,他一玩命,第四十八名也只好玩命。
只要有一人想競爭,其他人不管願意不願意,都要或多或少的努力,確保自己的名次可以保住。
但這是有限度的,別人工作十小時,才頂得上我工作八小時,那我為什麼要像他一樣工作十小時?我工作個八小時零一分行不行?
說到底。這個計劃很完美,確實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但能調動多少,就有待商榷了。
而另一方面,則是凡事都有萬一,萬一第五十名不爭,那麼第四十九名也可以不爭了,上面一個個都不爭了,那不是變成了消極的局面?
這個局面肯定會出現。在最初的熱潮過後,眾人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超過上一名。那索性不超了,安安穩穩守住自己的名次算了。
而這種局面一出現,工作態度就成了問題。工作態度一有問題,技術就掌握得很緩慢。最後拖累全域性,導致發展變得無比緩慢。
所以這個計劃。有利,有弊,利端稍稍大於弊端。
王揚不想推行這個計劃,就得把話說透,說給那些文官們聽,可直接說,就否定了他們的努力,否定了他們的心血。
所以王揚不能親自對他們說,甚至不能讓別人對他們說。
得讓他們自己想,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這個邏輯推理起個頭,讓他們自己推翻自己的計劃。
找來侍衛,王揚對他寫道:“你去給那些文官們傳個話,不要以我的名義,就說是你自己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