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桓漢的造船技術已是相當發達,船隊的規模不斷擴大,並有專用於儲存物資的海上馬船,航行的距離越來越遠。
兄弟幾個的祖籍橫跨太平洋,遠至大西洋和印度洋。常年見不到人,想抓都抓不住,讓他們安下心來處置國事,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桓玄和桓偉早早就表明心跡,想要隨船出海,為國開疆。
鑑於此,桓容選擇的皇太子,是從兄桓石秀的兒子。
歷史經驗證明,在選擇繼承人這一點上,桓容很有眼光。
桓稚玉登基之後,延續皇太子時期的作風,勤於政務,兢兢業業,絲毫不肯懈怠。在位多年,武功上不及桓容,於治國之策上已有超出跡象。
對此,群臣多有讚頌,桓容也是大幹欣慰。
桓稚玉本人卻是有苦說不出。
唯一有共同語言的,就是遠在北邊的秦鉞。
兩人年紀相差數歲,“遭遇”卻是一般無二。某次邊界會盟,大有一見如故之感。自此書信往來不斷,成為彼此一生的摯友。
正是兩人的這份友誼,使得桓漢和秦帝國的盟約更加牢固。待到兩人都有兒子可以坑……咳,交託重任,這份友誼又傳到下一代。
依照桓漢開國皇帝的話來講:人和人之間的緣分,就是如此奇妙。
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