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木木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認識他,跟他熟。但現在不是新添了三萬樊城兵嗎?這些人不認識姜武啊,只認識自己上頭的將官,這對姜武是很不利的!
所以姜武應該每天早上,排方陣,然後點將,把樊城兵的小將小頭領一個個拎出來,對姜武單膝跪地,拜見他這個大將軍。
這樣做的好處時,大半的樊城兵會認識姜武,他們會記得,這個大將軍能令他們的頭領統統跪下,大將軍比頭領更大。
這個印象對姜武很重要。
姜武記得姜姬早在回樂城前就建議他開始尋找自己的人手。
“你會見到很多人,聽到很多話。不是從我這裡聽到的話才是對的。其他人對你說的話,你覺得有道理的都可以聽,覺得可信的人也都可以託負。”她說,“只有一條,如果他們背叛了你,辜負了你的信任,不必為他們傷心難過。因為你身旁的人不止他們。”
對,他的身邊至少還有她在。
想到這裡,姜武就覺得這些人就算真對不起他了,也沒什麼好介意的。
他接納了馬榮的提議,也接納了他這個人。
馬榮很驚喜,跟著就發現姜武不知是不是沒收過謀士或軍師,他說的話,姜武幾乎是言聽計從!
這讓他的野心不禁更加膨脹。
姜武發現雖然有馬榮的建議,但他說的比做得更多。至少樊城兵和他的兵之間的分歧一直沒有消除,兩邊到現在還是涇渭分明。
不過他也不怎麼在乎。只要上了戰場能殺人就行,兵是消耗品——這是姜姬說的。
戰場上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他們的兵去殺人,自然也會被殺。
這些人再不馴,又能活多久呢?
姜武只帶了兩萬人來,還分成兩隊,八千去金溪,他自己帶一萬二到了金河。
然後把金溪的縣令也叫到金河來,光明正大的把人押在了軍營,釋出王令,要接管這兩處礦山。
金溪與金河的縣令當然不肯。
他們一邊說要親自跟姜武一起去樂城見大王,一邊悄悄派人去給雙河莊家送信。
姜武故意放人出去,只等莊家來人。
姜姬讓他到了先示弱,說莊家另有佈置,但如果莊家不出雙河,這次就只能先收了金溪與金河,莊家只好下次再收拾。
姜武就等莊家來,一面命人在金溪與金河縣大加劫掠。
這自然引起了樊城兵的不滿。在他們看來,姜武身邊的與其說是兵,更像是匪。來接管銅礦有王令,勉強算是師出有名。但樂城大將軍帶著自己的兵馬過來卻名不正言不順。這種事,由大王派個官員過來,把王令一宣,金溪、金河的縣令接了王令後,再把礦山移交給大王就行了。
何需動用兵馬?
一動兵馬,倒像是明搶了。
何況,姜武受封的樂城大將軍是幹什麼的?那是國之重臣!比大王還貴重,輕易不能動的!除非國家到了危難之際,他國入侵,樂城大將軍才有用武之地。
收礦山?真不是為你自己的腰包嗎?
姜武充耳不聞,馬榮愁眉苦臉的來了,再三勸他,卻發現這回姜武不聽他的了。他有點後悔不該在樊城兵中間傳播姜武的壞話,本來他是想著樊城兵不服姜武,他就可以提議自己來替姜武管樊城兵,這樣一來,他這個小將手下有三萬兵馬,誰還能小看他?
但他的私心卻讓樊城兵與姜武的兵似乎要分裂了。
這在軍隊中絕不是好事!
姜武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不再讓人去搶東西,要麼,就把樊城兵儘快除掉。
馬榮發現姜武很明顯選了第二個。如果他是姜武,他也會先儲存自己人的。
在金溪與金河的百姓都快把姜氏的祖宗十八代都給罵盡之後,莊家,這支“正義之師”終於來了。
姜武下令,讓馬榮帶人應戰。
馬榮不懼戰,但樊城兵……都沒有經過戰火,上了戰場,是勢均力敵還是不敵一合,這都很難說。
他想請姜武改主意,不料姜武對他說:“拖住莊家,不得令他們逃走。”
馬榮恍然大悟,“將軍有計?”
姜武點頭,但不肯告訴他內情,他也只好作罷。
莊苑得知此事後,沸騰了一路的腦袋終於涼下來了。
他從沒想過真的跟大王的兵打起來!他想的只是從大義上逼迫大王,讓民聲逼著大王不得不妥協,不得不退步。
他都已經聯絡了許多舊友,他們都是小城,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