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木木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喬小君一行人來到鄭國邊鎮,所有的諸侯國與他國相鄰的邊鎮都是軍鎮, 守門的就是邊將。
馬車要進去要先出示通行證, 車中的人都要拿出自己的戶籍證明,說明自己是什麼地方的人, 又是為什麼離開家鄉到這裡來。
理所當然的, 喬小君這一行人都被攔了下來。
喬小君被單獨“關押”, 很快,一個老熟人來見他了。
“小君, 一別多年,你還好嗎?”進門來的不是穿甲帶刀的將軍或士兵,而是一個披髮的文人。
鄭國的文士到現在都還很難改掉被先王養成的習慣:披髮、敞懷、不穿鞋。
不是因為被先王給影響了, 而是這樣實在很方便!修仙啊,要不為外物所困擾啊。父母子女尚且要拋下,又怎麼能為扎不扎頭髮, 剃不剃鬍子而操心呢對不對?
所以先王這麼搞,很多嚐到甜頭的人就放飛自我了,等先王沒了以後,大家還是改不掉這個習慣。
“何必, 原來是你。”喬小君既驚訝, 又不太驚訝,嘆了口氣道:“你是來這裡等我的嗎?”
何必是曾跟喬小君同殿為臣的人,也是鄭王的一員大將。但他的性格有點不好,喬小君不喜歡。
就像現在,何必不肯留在鄭王身邊幫鄭王出主意共抗趙王, 而是跑到外面來堵他。這兩個選擇輕重一目瞭然,但對何必說,後者比前者省勁,升官還容易,也一樣能讓鄭王記住,感動。所以他就選後者,而不是前者。
喬小君認為何必對鄭王並沒有他表現的那麼忠誠,但他太會偽裝了,鄭王其實更信何必而不是喬小君,因為何必總是“雪中送炭”。鄭王曾對身邊的侍人感嘆,如果他落到絕境,他相信何必會助他,而喬小君不會。
喬小君聽到鄭王的這句話後,不是生氣,卻對鄭王的眼光感到失望。
鄭王太……淺薄了,才會被何必這種人矇騙。
在鄭王這裡,乾的好的,遠沒有會說話的人更受他的看重。
以前喬小君會對鄭王的這個毛病不喜,但現在他卻覺得這其實沒有那麼糟。
只要仙姿能做到何必的一半,她就能說服鄭王,照他的計劃辦。
何必坐下,命人上酒菜,彷彿只是舊友相聚。
喬小君也不在意,痛快大吃之後,何必問:“魯王不喜?”
喬小君答:“勃然大怒。”
早在選擇喬小君為出使人選時,他就知道這裡有個很大的隱患,就是喬小君自己。
他可是剛剛在鄭、趙兩國人的面前出了個大丑啊!
送嫁這種事,去的人身份越高,名聲越好,才越能給婚事增光添彩。喬小君以前是不錯,現在卻不行,他去就是給這樁婚事抹黑。
魯王脾氣暴一點,當場把鄭姬趕回來都有可能。
現在這樣也不算太好,因為鄭姬那麼小,身邊沒有鄭人,她日後能記得鄭國嗎?就像趙王以前那個魏王后,不是叫趙王給養成傻子了嗎?
所以才送那麼多陪媵去。
顯然魯王也不傻,他要與鄭結盟,卻不想鄭姬身邊有鄭人。他想要一個心裡只有魯國的王后。
何必點頭:“大王也早就料到了,特意讓我在此地迎你。”他放下竹箸,嘆氣,“小君,你不能回鄭。”
鄭王派他到這裡來就是來等喬小君的。如果喬小君沒回來,那皆大歡喜。如果他回來了,何必就要攔住他,讓他轉回魯國去。
鄭國大夫“逃走”的事其實早就是街知巷聞了。但如果這是在鄭王的授意下逃走的呢?
這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喬小君的走,一定要顯得不是鄭王故意的。既然不是故意的,那人家回來了,你不能不讓他回啊。
這種密事,非心腹不能託。所以何必才來。
喬小君道:“鄭姬到了魯國就生了病,魯王以為是鄭人侍候不周才導致此事,就讓我把人都給帶回來了。”他看何必,“還請賢弟把他們送回去。”
何必擺手:“不必管這些閒人。你日後有什麼打算?”
魯王這麼討厭喬小君,連見都不肯見他,就更別提喬小君想在國宴上公然向龔大夫或其他什麼魯國大臣挑戰了。
說起來魯王也挺聰明的,早早的把人趕走,什麼事都沒有。
何必覺得鄭王就是顧忌太多了,因為先王太不著調,他就特別想做給天下人看,搞得什麼都要依禮而行,這才著了趙王的道。他這個毛病不改,日後吃的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