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
“先祖晚年,傾胸中武學,寫下一卷經文,便是這部《易經雜錄》了。先祖以‘易經雜錄’為名,一來是向後人說明,這經書中的武功,大半得之於少林,自己萬不敢擅奪達摩老祖之功;二來呢,是想教後人知道,這經書中的武學一半是自創,一半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所得,雖然秉承《易筋經》武學要旨,但未蒙慧可大師傳授,所知不全,比之少林派真正的《易筋經》自是大大的不如;三來也是怕‘易筋經’三字名頭太響,難保旁人不生覬覦之心,以此為名也是韜光養晦,遠離懷璧之罪的深意。”
趙仲謀道:“原來兄長這部《易經雜錄》竟有如此不凡的淵源,這般寶物,又叫小弟如何再敢收授?”
李楓道:“賢弟先莫推辭,且聽愚兄把話說完。”
李楓繼續說道:“先祖臨終時,將這部《易經雜錄》傳給了長子李明公,並將其中的淵源細細講述了一番,叮囑道:這《易經雜錄》中的武功,雖不敢說是驚世駭俗,但也足以揚名天下,若是正直之士得之,固然可以匡扶社稷,成就一番大業;但若是落入了心術不正的奸邪之輩手中,未免會為禍天下。因而,先祖要李明公善加保管,不得將經中秘義輕易傳授他人。”
“先祖過世之後,大唐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國家安定,百姓樂業,經中武學沒了用武之地,李明公也就沒再用心修習,直到李明公晚年,才將這部經書和它的淵源以及先祖的遺訓傳給了後人。當時與先祖齊名的英國公李績,因其後人李敬業討武一事,被開棺戮屍,英公李績一門,從此滅絕,因此,李明公再三叮囑後人切不可參與宮廷權利之爭,以免前車之覆。說到李明公這番叮囑,與先祖一慣的處世方略頗有相通之處,據說,玄武門事變之前,秦王李世民以先祖功勳卓著,又手握重兵,曾極力攏賂,盼能為其所用,與太子一黨抗衡;而太子一黨也意圖攏賂先祖,與秦王抗衡,但先祖不為所動,以為將帥當以平定天下為任,不宜參與宮廷之爭,既不偏幫秦王,也不偏向太子,雖然對兩邊都略有得罪,卻也避免了宮廷內亂的擴大,保全了自己。”
“李明公死後,後人謹記先人遺訓,索性棄武從文,既不願參與宮廷之事,也不去費心修習《易經雜錄》中武學,韜光養晦,明哲保身,安享衛國公的福廕。又過了六十餘年,安祿山起兵反叛,平靜了一百餘年的大唐,重又燃起烽煙。我李氏先人李林公見英雄又有了用武之地,便即將數代相傳的《易經雜錄》取出,命門下年青一輩潛心修習,以圖匡扶社稷,建立先祖李靖公這般的功績。不想修習《易經雜錄》武學的七名李氏後人,苦心專研三年,竟無所成,悟性高的,也只領會得二三成而已,雖然與尋常江湖人物相較已略有過之,但終究難臻一流高手之境,比之先祖李靖公的武功,更是相去甚遠。李林公見如此結果,不禁仰天長嘆,心想七人悟性不佳,難以參悟武學義理,這固然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只怕還是李氏一門數十年來聲色犬馬安於福廕的心態,消磨了後人的意志,不復再有李靖公當年的宏圖遠志了。事已如此,李林公也只得作罷,只是叮囑家人萬不可將其事宣揚出去,以免貽笑大方,損及先祖威名。此後,這部《易經雜錄》在我李氏先人手中,成了感念先祖餘蔭的一件物事,眾人只知先祖李靖公的功名由此而來,卻無人再去研習經中的武學。”
“其後一百餘年,唐室由盛向衰,這部《易經雜錄》由襲爵的李氏嫡系所傳,一直也沒找到它真正的傳人。李氏旁支之中,偶爾也出現過幾個立志高遠、才識卓著的人物,卻為手中並無《易經雜錄》,因而也不得建立殊勳。就象以七言詩聞名的李義山一般,以其人之才智心志,都是《易經雜錄》傳人的上上之選,但天意弄人,教英雄空有滿腹抱負而難以施展,最後鬱鬱而終,只留下‘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豪邁詩句,不禁令後人扼腕長嘆。”
“唐天佑四年,朱溫代唐稱帝,李衛公的福廕也就自此終結,其後五十餘年間,五代更替,群雄遂鹿,中原大地重又陷於戰亂之中,我李氏族人也曾想依仗這《易經雜錄》中的曠世武學來匡濟天下,救萬民於倒懸,但修習者若不是資質悟性低劣,便是急於求成,犯了習武之忌,這部經書中的武學,始終無人能參悟五成以上,修習者因而也就沒能建樹什麼功業。後來,我朝太祖建國,天下一統,四海昇平,經書中的武學重又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直至今日,這《易經雜錄》中的武學一直湮沒於我李氏一門手中,未能在武林中一放異彩,說來實在教愚兄汗顏無地。”
“但今時今日,形勢又發生了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