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度,是故以觀世音菩薩近佛境界,也不能知其去,也不能知其來。”
阿彌陀佛見座下眾修行甚深者,猶不能解,復微宣道:“諸善男子,此極樂淨土,雖最殊勝,而釋迦如來成佛之婆娑世界,五濁盛世,則為修行最佳之地,不可量恆河沙宇宙中,億萬劫方出一處。此婆沙世界,先有七佛出世,後一佛當為彌勒菩薩,如今此支七菩薩執青蓮華目為本,不曾歸依何佛、何菩薩之下,正是定數與不定數之間。能成佛果與否,一切也不在定數與不定數之間。”
支七不解,忙問道:“阿彌陀佛世尊,此物我乃得於中土一蝠妖手中,如世尊所說,那蝠妖也當處於成佛之定數與不定數之間,為何卻命喪於我手。”
此時,準提佛母道:“彼蝠妖得時,不知為佛門之物,自煉秘法,而你得時,知是佛門之物,能為大用。此心緣之不同,故也不同。”
支七恍然有悟,又問道:“如今釋迦如來不在婆娑世界中否?金剛山已易他人手中,大梵天王等諸天已叛佛門。”
阿彌陀佛道:“釋迦如來與婆娑世界因緣已盡,已在其他世界中重轉大和,普度眾生。只有文殊法王子、普賢菩薩尚半駐世於婆娑世界,自另有因緣。”
支七又道:“為何天魔突然出世,卻不是波旬?”
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微微一笑,道:“一佛出世,必有一魔。波旬出世之時,則釋迦如來成佛之時。如今新天魔出世,當另有一佛出世。”
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聞言,俱又不解,往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合什道:“伏望世尊與佛母再說明義,為我等解惑。”
阿彌陀佛又道:“觀世音菩薩,已得佛之初地,你等本可立地成佛,為我法門故,欲攢無量功德。與中土有緣者,四大菩薩、彌勒菩薩皆本是初地佛果,如今又有支七菩薩出世,與總持婆娑世間末法佛果的雀離辟支佛,合七之數。是何人成佛,不可言,不可言也。”
準提佛母也微笑道:“我總執諸佛真言秘藏,也不可言。但定數與不定數之間,一切自會分明,此事關中土以後劫運,若諸大菩薩殊勝法力,雖不可逆,但可暫緩或加劇之數不可知,故不可說。”
轉而又與支七道:“如今中土天庭將亂,你不妨在此修行二日,此世界一日當為中土之一月,到時悟了虛空法門,自能隨意來去,不受無量恆河沙距離之礙。”
支七應言,突然又想起一事,便道:“既如世尊與佛母所言,那每宇宙之中,豈不是皆有三清、耶和華、梵天等,又是如何?”
阿彌陀佛道:“此乃宇宙本源所化之神,或為盤古,或為梵王,或為三清,或為耶和華等名號不一而足,彼等法力,於各宇宙中也乃首勝之數,但成佛卻是最難。為何,皆因身隨宇宙劫滅劫生,又法力無窮,自有後來之神歸屬於下,成就聲名。無量久遠而來,唯有一梵王佛乃大梵天王所成,唯有一焰光王佛,乃耶和華所成。”
支七又道:“那若成佛者與他們法力可有相差?”
阿彌陀佛道:“若彼宇宙只有一本源之神,則法力殊勝,此宇宙世界中難有成佛者;若彼宇宙有數本源之神,則法力已分,自難與成佛者相抗拒。此中微妙,非得成佛者不能明也,你自去修行吧。”
阿彌陀佛遂自一指,有一朵蓮花綻出,托住支七飄往極樂世界中一處,七寶之池,七寶之林,七寶之地。復一彈指,池水、寶林、寶地各演妙法,成文成音,為支七自個參悟去。當時座下諸來參聽眾生,坐下蓮花也隨之飄離,各歸原位。
準提佛母又向阿彌陀佛合什,道:“世尊,此極樂淨土之殊勝,但無憂無慮、無恐無怖、無生死劫難,又諸般衣食,隨心而足,真乃世尊莫大殊勝法力所化。但唯有一不足,乃是修行之慢,也遠於其他佛國。”
阿彌陀佛道:“一切因緣,但念我法門者,皆是誠心眾生,也有懶墮之心;但念我法門者,我自當庇之,我無量歲,彼等也無量歲修行,雖有不足,也算一補。”
大勢至菩薩在旁,向二尊合什,道:“佛母所言甚是,不得大生死,不能證菩提。世尊方才言婆娑世界將能成佛者七,於我觀之,當是此支七菩薩。不過世尊為何將彼自天魔手中召回。”
阿彌陀佛道:“我昔宏願,但有誠心念我佛號者,自當救庇之。況且此事,準提佛母早先已與觀世音菩薩有言。”
準提佛母道:“支七與天魔一逢,自是凶多吉少,法力此時相差太殊。天魔乃依彼世界如來法力而近之,若不念阿彌陀世尊之號,豈能一避。若不能避此兇劫,則業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