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次面向西辭讓天子大位,面向南又三次辭讓天子大位?那就是您啊!”皇上終於找到了臺階,屁顛屁顛地下來了。
袁盎又趁機建議皇上分封淮南王的三個兒子,於是,袁盎的名聲如日中天。
花無百日紅,漢文帝崩,漢景帝立,袁盎的死對頭晁錯當上了御史大夫,就找了機會查詢袁盎的腐敗問題,很快就抓到了袁的把柄,漢景帝詔令將袁盎貶為平民。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真乃此一時彼一時也。
袁盎與晁錯雖然感情不合,但二人卻又相同的政治見解,那就是他們都認為應該削弱諸侯王的勢力,以免地方威脅中央,所不同的是,袁盎的建議沒有被漢文帝接受,晁錯的建議卻被漢景帝接受了。
漢景帝接受晁錯削藩的建議不久,吳楚就公開叛亂。袁盎為防晁錯陷害,立即趕往京城,要求面見皇帝,呈獻解決危機的方案,得到了漢景帝的破例接見。透過一番深刻的分析,袁盎斷定,吳王謀反的真實原因就在於晁錯的削藩建議,因此,只有殺掉晁錯,才能讓吳軍找不到繼續反叛的理由。
於是,曾和袁盎一樣持削藩見解的晁錯被漢景帝誘騙到東市,腰斬示眾。袁盎因獻策有功,被任命為太常,成為長安城中官吏追捧的物件。據說,當時,跟隨在袁盎駕車後面的粉絲官吏的公車每天都達幾百輛。塞車,那是一定的!
【個性點評】
我們需要注意袁盎的出身:袁盎是楚地人,其父親曾與強盜為伍,後來因劣跡斑斑,被強制搬遷到安陵。在黑暗的呂后時期,袁盎曾趨炎附勢,做過呂后之侄呂祿的家臣。這些經歷,說明袁盎和其家庭都一樣沒有操守。若與強盜為伍有利可圖,袁盎的父親不會拒絕;若為呂氏服務有利可圖,袁盎同樣也不會拒絕……這些人生經驗是致命的,它直接讓袁盎成為一個忠實的機會主義者、利己主義者。機會主義者、利己主義者會最大限度地利用真理,但卻不會堅持真理。真理在袁盎手裡如同狗皮襪子一樣沒有所謂的反正,真理變成了他家的走狗,需要時放出咬人,不需要時關在家中。
因此,我們看到了袁盎對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解釋,對於同一個政治主張的不同使用。譬如,同樣主張削藩,他卻可以用這個理由將晁錯殺掉,以保自己步步高昇。
作為一個機會主義者,袁盎最大的特點是不人云亦云,他習慣在所有問題上與所有人唱反調,以此顯示自己的一貫正確。因為沒有是非標準,所以他總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作為一個利己主義者,袁盎處理所有問題只從一點出發,那就是利益的最大化,有了這樣的追求和前提,袁盎每天都彷彿口含天憲,滔滔不絕,八面玲瓏,令人歎為觀止。
大哉,袁盎!
優孟:倡優的歌聲有些刺耳(1)
倡優在古代是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人,司馬遷曾憤憤地抱怨自己的先人被當作倡優一類人“畜”養。一個“畜”字,幾乎等同於家禽。而戰國時期楚國的樂人優孟卻是一個高智商的倡優。
優孟,優是身份,指倡優;孟是他的字。此人身高八尺,侍奉在楚莊王身邊。楚莊王有一匹愛馬,愛到什麼程度呢?衣—給它穿上紋飾繁複的繡花衣服;食—吃的是蜜餞醃製的棗幹;住—養在富麗堂皇的大屋子裡,還專門做了一張沒有帳幔的大床供它睡覺;行—根本就不讓它走路,生怕碰著傷著了。如此養下來,這匹馬居然因為過於肥胖而病死了!
楚莊王讓大臣們成立了一個愛馬治喪委員會,親自擔任治喪委員會主席,並擬訂以大夫的高標準待遇,盛斂在棺材裡厚葬。在講究名分和等級制的古代,這可就了不得了,大臣們群起發對。楚莊王發話:“誰要敢再拿葬馬這件事進諫,判處死刑!”
優孟聽說後,跑到殿門外仰天大哭,像死了親人一樣。楚莊王驚問其故,優孟止住哭聲,裝模作樣地說:“這可是大王您的愛馬啊,楚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又是大王您治下的盛世,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用大夫的禮節把它埋了,實在是對它太薄了,我建議用人君的禮節厚葬。”
楚莊王問:“那葬禮應該怎麼舉辦呢?”
優孟回答說:“那就用雕刻著花紋的美玉做棺材,用質地精細的梓木做外面的大棺,用楩、楓、豫、樟這些名貴木料做護棺的木塊,徵發披甲計程車兵給它挖掘墓穴,讓老人小孩背土築墳,讓齊國和趙國的使節在前面陪祭,韓國和魏國的使節在後面衛護,給它建祠立廟,用牛、羊、豬三牲祭祀,再賜以萬戶的封邑來供奉它。這樣的厚葬儀式,諸侯聽說了之後,人人都知道大王您賤人而貴馬了。”